管二人知道这一条不是针对他们二人的,可是想到二人的身份,还是心有余季。
二人点头应下差事,快速从长安出发赶赴潼关,在潼关外见到了华夏大将周全斌,向周全斌说明来意,周全斌将二人安置在军营之中,向京师八百里加急递送满清的谈判请求。
京师的华夏高层在三天后收到了周全斌送回的消息,华夏高层经过商议之后,派出余震瀚与华夏王嫡子郑克勤为正副使者的谈判团队。
郑克勤做为华夏王世子,这是第一次承担如此重任,这一举动也被华夏朝堂上下视为华夏王对世子的培养。
郑克勤可不是一直长在深宫中不谙世事的毛孩子,除了读书之外,郑经还将其化名安置在军事学堂之中当做普通的一名学员兵进行锻炼。
除了军队高层之外,就连郑克勤的教官都不知道郑克勤的真实身份。这个只有十六七岁的新兵在军事学堂的学习和训练中非常的刻苦,学习和训练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两年的军事学堂学习生涯结束之后,郑克勤与他的同学们被分到了各个部队中服役。郑克勤由于身份特殊,被安排到了杨来嘉的侍卫亲军中服役。
这么安排就是要让太子爷与保镖团队保持亲密关系,别看在军事学堂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郑克勤的身份,在侍卫亲军郑克勤的身份可保密不了。
毕竟侍卫们做的就是保护郑家人的差事,对郑家人的相貌肯定非常熟悉,对于太子爷到他们中间当兵,侍卫们当然是欢迎的,
跟未来的华夏皇帝,现在的太子爷一起共过事、扛过枪,只要不是太没眼力劲儿,就不会混的太差。这也是郑经有意为儿子铺路,不管儿子是否有一代英主的天分,都无法改变他储君的身份。
这就是君主世袭制,除非郑经给子孙后代开一个坏头,让后代的继承人制度出现混乱,每一次权力转移都会腥风血雨。
想要顺利登上皇位,身边的班底那是必不可少,这些郑克勤在军校的同学,以及在侍卫亲军中的袍泽就是他最初的班底。
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肯定会形成一个以郑克勤为中心的太子党,这些人天生就被打上太子一系的烙印,想要改变都非常困难。
如今已经是华夏兴武十一年,满清康熙二十六年。
郑克勤已经十八岁,虽然还不能单独挑大梁,但是完全可以跟着文武官员进行学习,为以后顺利接班打好基础。
这一次的谈判,郑经给了余震瀚一张地图,在地图上圈出一块地方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