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退朝后,到我府中,且视你儿之意。”
“多谢王大人。”高诩忙不迭回道。
朝会结束后,高诩特命其子去往王车宅院,拜见王寓大人和王车参军。
王寓问道:“小子此去当以何为先?”
“当以王命为先。”高弼正声而应。
“若情势危矣,当如何处置?”
“当机立断,相机行事,若不幸身死,当不漏所托之言。”高弼任侠好施,最重信义。
“然我所托之事,事不彰,名不扬,乃一秘辛,如何?”
“这…可有利于燕国”高弼所行俱为光阴磊落之事,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王车抢白:“大有利于燕国。”
“大丈夫,虽欲扬名于四海,著信义于远邦。若非如此,然大有利于母国,为家国计,为天下计,虽名分不彰,却也义不容辞。”高弼神色严峻的回道。言毕,却高弼头深深低下,只待王车之意。
“公子年岁弱冠,然豪义之情教之众人却胜几分,既如此我与你约法三章,可行。”王车缓缓道:“其一,从今日起,深居缓行,不事张扬,可行乎?”
“此事当然,深以为意。”
“其二,路有不平之事切记忽视,虽有勇力不复出手,可行乎?”
“虽任侠好施,然身负王命,亦可。”
“其三,若不幸有失,所行之事尽皆推脱于我,万往苟全性命于囹圄,切不可逞一时血气之勇,身死虽易,然活着才大有益处。”
“小儿此事不敢苟同,为人者,当不弃友,不失信,阴于庶物察于人伦,构陷他人,于禽兽何异,此事万不可行。”
王车看着高弼笑而不语,王寓对高诩说道;“此儿志向高远,虽要初历江湖,然我已知其定能不辱使命。”
王寓继续对高弼道:“世侄年岁虽小,各中之事只能意会,今次行旅于宇文,也非入险境。世侄,王参军所说之事,你心中暂且记下,路上按王参军吩咐行事便可。”
“惟仰王参军行事。”
“既如此,族兄”王车道,“我看此行带高弼也无妨”
“多谢参军”。
高弼与慕容霸年岁相仿,燕王慕容皝为充实人才拿出宫室,亲立东庠于王城一侧,引中原世族中饱读儒学之士入东庠当忌酒。燕王亲率文武百官祭拜孔子。特命大臣、王公子弟俱入东庠读书。到时毕要考核,学习优秀者,可入宫授予官职,若滥竽充数者则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