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说,中国围棋一直到古大力这一代,采用的都是“有限资源配备制”。这个资源,当然就是比赛机会。这也很好理解,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围棋好像一直是一脉单传。资源向顶尖棋手倾斜,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当然国内的顶尖棋手都是自己竞争出来的。不过里面的不公平性,多多少少总是有一点吧。
比如说本次天元赛的四强,其实都是这种不公平性的受益者。
华领队把机会让给李小强,他当然是好心,当然是为了中国围棋好。在李小强看来,肯定是高风亮节。但是对其他地方棋手来说,还是有点不公平吧。
这种不公平,根本没有办法马上改变。好,你说不公平,先来个选拔赛。在那个年代可能吗?不可能吧,人家主办方不出那个钱。你比什么?所以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现实。
管理层只能是出于本心,出于对围棋的热爱,做出他们自以为最正确的选择。这样一来,对棋手的“定位”就非常重要。
比如李小强,年龄是国少队的年龄。水平呢?要高一截吧。好,那我就放国青队。这样差不多了吧。咦?他还连赢国家队的高手。他的水平还进步飞快,棋也下得奇奇怪怪。放什么地方?
怎么定位?要不要好好研讨?
研讨会嘛当然是领导先开口,围棋界的领导比较直接,直接抛出定位问题。
华领队首先开口:
“先跟大家说个事,第3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日程已经定下来了。就在4月底开幕,老聂这次如果赢武宫,那么第2届的闭幕式和第3届开幕式放在一块。初步定了是每方出一位女棋手当先锋。今天也不说别的,大家就说说看,小强能不能进中国队的阵容?”
国家队成员面面相觑,没有人开口。这是当然的,这样的话谁好开口,这样的事是一个当“兵”的能定的吗?所以说围棋领导们都比较单纯,都比较可爱。绝对不是什么人精。连后世的技术官僚都不如。
当然,人精当然不是人精,可是都很聪明,下围棋的都聪明。
华领队马上补救:
“呵呵,这次主要是让大家掂量掂量他的水平,聊聊他的特点,反正这孩子奇奇怪怪。我这样的凡人看不透他是怎么样一个妖孽,要靠你们这些火眼金睛。”
还是没有人说话,这次倒不是不敢说。关键是大家想了一下后,发现自己肯定不是火眼金睛,都不知道怎么评价李小强这孩子。
华领队没有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