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差别。我现在已经知道,老师您为什么要小强坚持自己的围棋理念了。因为在小强身上,您看到了您年轻时候的影子。小强现在在做的事,就是您一直在做,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做完的事!真是惭愧啊,我虽然是您的大弟子。可是我这个徒弟完全不合格。现在看来,真正能够继承您衣钵的。我看也只有小强了。”
李小强的脸皮虽然比较厚,不过听到林海峰先生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后。他的脸还是红了。连人家李石佛都曾经说过:
“即使是在背地里,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能和吴先生相比。”
更不用说李小强了。他可是对自己的围棋天赋没有多少自信的。这次来见吴大师,如果能让吴先生指点一二。稍微让吴先生指明一下方向,李小强就心满意足了。
真要说起来,两种不同围棋理念的产生。就是和“座子”制度有关。更准确的说,和“星位”以及“小目”的特点有关。在中国古棋中,除非是让子棋,不然见不到和“小目”有关的变化。有趣的是,当日本围棋取消“座子”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见不到多少和“星位”有关的变化的。
在日本古棋中,“星位”和“三,3”一度被认为是“鬼门关”。当吴先生和秀哉下“世纪对局”的时候。吴先生下出“星,天元,三,3”布局。他的这个举动,甚至被认为是对权威“不敬”的行为。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当时日本围棋界的行为好像有点奇怪。不就是下一个“星位”吗?怎么就成了“鬼门关”了呢?
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这其实还是和“星位”的特性有关。日本围棋同样认为,“星位”是难攻难守的。正是因为这“两难”。他们认为如果下“星位”的话,整个形势不容易掌握。尤其“低手”和“高手”下棋的时候,他们不推荐低手采用“星位”的下法。认为应该选用更简明的“小目”下法。
和“星位”相比,“小目”的特点当然就是“易守”。听听“无忧角”这个名字就知道。起手下“小目”的话,只要加上一手棋,那么整个角部就可以“无忧”了。
“你吴清源就是一位“下手”,你和高手下棋的时候,居然敢下星位和三,3。你这明显就是不走正途嘛!你想做什么呢?想用歪门邪道在棋盘上胡搅蛮缠吗?先不谈胜负,就凭你这个态度,你就不是在追求棋之正道。你这就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知道吗。。。”
这样的观点,用现代的思维来看,那当然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在几十年前,日本人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再正常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