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位比较尴尬,那是因为在他的时代中,正好是吴先生如日中天的时候。吴先生以“擂争十番棋”作为舞台,打遍天下无敌手。那么在吴先生面前,他这个“本因坊9连霸”,好像就有点拿不出手了。
当时的日本棋坛有点特殊。吴清源先生并不隶属于日本棋院。他真正的身份,应该算是“读卖新闻”报社的员工吧。而所谓的“擂争十番棋”,就像是“读卖新闻”专门为吴清源先生搭建的舞台。高川先生也和吴先生下过十番棋,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高川先生也被降了级。不仅如此,在当年的时候,还专门有一个“本因坊”VS吴清源的对抗赛。高川先生正好在这个时候实现的“本因坊9连霸”。因此他也多次出战这个对抗赛。从总战绩来说,他同样也输的很惨。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高川格先生的光芒当然会被吴先生掩盖。
不仅如此,高川格先生除了对付不了吴先生以外。他其实还有一个比较悲催的地方。那就是他还有“苦手”。而他的苦手,正好就是坂田先生。
“我之所以能获得本因坊9连霸,那是因为托坂田先生的福,因为在这9年中,正好都不是坂田先生获得挑战权。。。”
这样的话,是高川先生自己说的。从后来看,这个也应该算是他的大实话。坂田克高川,那就像后来的林海峰克坂田一样,一拿一个准。而高川先生正准备冲击“本因坊10连霸”的时候。他恰好就碰到了坂田先生。。。
可能因为就是这个原因,让高川格先生的名头不够响亮。但如果因为这个而小看他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其他的不用多说,到了后世,当大家说到围棋的时候。“流水不争先”这个提法经常见到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最初说到“流水不争先”这个提法的,就是专指高川格先生。
也就是说,高川格先生,他可以是第1代的“流水不争先”之代言人。必须承认,这其实是相当不简单的。
从丈和提出“不杀不活不围”的围棋理念,到“秀策流”极其平衡的“小尖”。再到高川格先生的“流水不争先”,以及后面林海峰先生的“叩桥不渡”。在这里面蕴含的围棋理念,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相通之处。而这样一个理念,应该就是日本围棋的精华所在。这样一个理念。也确实可以用“境界”来描述。
因此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日本围棋做出的贡献之一。
比如到了后世,李石佛为什么会说他欣赏林先生的风格呢?他欣赏的,应该就是林先生的“叩桥不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