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这步棋是受到秀哉前辈批评的。秀哉前辈认为,在当前的局面下,走一步“二路小飞”,应该要比这步“三路拐”好。
就是这样,一个“被先手骂”的典故就这样诞生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一个故事,特别是那一步“三路拐”,被用来说明木谷实先生的棋风,被用来说明他的个性。所谓“坚实的木谷流”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但是还有人想过其他的涵义吗?如果深入的解读这个故事,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对于这个故事,在场的日本棋手应该绝大多数都是知道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李小强摆出这个图。他们都默不作声,他们都想看看一位中国少年是怎么解读这个故事。
“这步棋的故事,应该不用再说明了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不过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兴趣。我现在就把这个细节说一下吧,也让大家一起来思考思考。。。”
“。。。我注意到:在这个故事中,大家的注意力好像都集中在木谷先生的那步“三路拐”上面。而秀哉先生的“二路小飞”很少有人提及。那么我现在就问一下大家,在这个局部中,到底是哪个选择更好呢?注意了,请大家都想清楚后回答我。如果自己拿不准的话,也可以和周围的伙伴商量。但是等大家讨论过后,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我们还是等大家的结论出来后再继续吧。”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经不起深入思考的。在坐的都算围棋高手。因此这个结论应该不难得出。木谷先生的“三路拐”和秀哉先生的“二路小飞”相比。两者虽然差距不大,但是放在绝大多数局面中,应该还是“二路小飞”更好一点。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二路小飞”的出路更加通畅,并且目数也要稍好一点。
当然,这个“稍好一点”确实也只有一点点,可能连1目都不到,最多只算好个半目。尽管如此,在围棋中好就是好。因为有这两个好处,说“二路小飞”比“三路拐”更好。那应该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说得过去。
而“二路小飞”的好处,其实大家也清楚。这步棋就胜在“坚实”。其他没有什么好处。和“二路小飞”相比,它在实战中的实际作用,可能也就少了一枚劫材。因为下“二路小飞”的话。对手眼见就有一步“冲”的劫材。
“出路畅快”是实实在在的,“目数更好”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一枚劫材呢?在一整盘棋中,就未必能够起到作用吧。
但为什么木谷实先生还要下这步坚实的“三路拐”呢?他唯一的原因,就是更看重棋的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