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题目还真有漏洞,或者说里面还隐藏其他变化。要解开这个题目,大家发现除了用标准答案一样的“一。2”路妙手外,黑棋的包围圈还有漏洞,如果一个不小心,被包围的7个白子居然还存在一个很巧妙的突围手段。。。
大家都知道。既然是做围棋的死活题嘛,那考校的就是做活和杀棋的能力。可是在这个最原始版本的“七贤势”中,白棋居然还能突围。那么这是什么情况?能够突围的题目,这还能叫做死活题吗?这样的死活题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最最起码,这种情况也算是“一题多解”的失题吧?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如果按照现代的思路。我也承认这道题目是失题了。不过我现在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大家来想想这位原创作者的意图,这位前辈在创作这道死活题的时候,他留下来的这个破绽,到底是因为他不够严谨,还是人家故意有意为之呢?”
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来到了问题的关键。李小强的这个反问,其实就是他真正想引起大家思索的地方。李小强甚至认为,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其实很能反映一种古今差异,一种围棋思想,一种对于围棋理念的差异!
“佩服!我现在终于知道您的想法了。从某种角度说,在今天的决胜局中,我不是输在围棋技术上,而是输在您这种围棋理念和围棋思想上。我输得一点都不冤啊。再次谢谢您。。。”
最先反应过来的,依然是李石佛。当他开始说话,当他的话被翻译翻给李小强听到。在这一刻,两位青年终于相视一笑,两人惺惺相惜。
没错,李小强现在相信李石佛应该是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了。
那位设计“七贤势”的前辈,人家当然是有意留下这个突围之路。因为如果不是他故意这样做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在外面的包围圈中随便多加几枚黑子。要知道,在设计一个死活题的时候,这样做是非常简单的。这点正如后世各种不同的“七贤势”版本。可以这样说:要留下这条“突围之路”,其实要比“抹去破绽”难度大得多。因此可以确定,这个题目设计成这样,那绝对是人家有意为之。
千万不能小看这个问题。李小强甚至认为,管中规豹,当中国的这位古代棋手在设计“七贤势”这个题目的时候,这是中古棋传统思想的一种体现。而这种思想,又和我们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例如在传统的道家思想中,往往强调所谓 “遁去的一”。那么在“七贤势”这个题目中,那个非常隐蔽的突围手段,是不是和这种思想一脉相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