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品,他的“搅局”能力,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可能也只有中国古代棋圣黄龙士前辈能够与之抗衡。李小强甚至认为:单从这方面的才能来说,可能连吴清源先生都要差点。
为了掩饰自己的走神,从陈超越手中接过九段“免状”之后,李小强又和其他人一起东拉西扯,说说笑笑。大家甚至一起回顾起当年吴清源先生升九段的一些趣事。
要知道,在吴先生那个年代,九段可没有现在这个年代这么泛滥。而且吴先生升九的道路,很是经过了一番波折,在那期间发生的一些事,很是引起了吴先生的一些牢骚和不满。
在日本旧时代。九段只能有一个,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既是九段”。当最后一个“名人”秀哉隐退之后,日本围棋也处在一个体制变更的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九段。那时的吴先生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基本上已经是日本围棋事实上的第1人。不过他那时也只有八段。
如果是一直没有九段的话,那倒也没有什么。因为在当时很多人心目中,“名人既是九段”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吴先生作为一位中国人,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他成为“日本名人”,这应该也是可以理解。因此在秀哉隐退直到去世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日本围棋界也没有九段。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在现行升段赛制下第1位真正意义的九段终于产生了,那就是藤泽库之助先生。因此可以这样说,藤泽库之助是第1个“打”出来的九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是推举出来的九段。
不过事情有趣就有趣在这个地方,当藤泽库之助先生成为第1个九段之后,他是日本棋院所属棋手,日本棋院按照以往固有的惯例,想把藤泽库之助推举为“名人”,这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从绝对实力来说。大家都公认吴清源先生要强于藤泽库之助先生。如果让藤泽库之助先生成为“名人”,那总是有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一个不是实力最出类拔萃的人成为“名人”,那总是不能服众。那么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下争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吴清源vs藤泽库之助的十番棋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过就在筹备这个争棋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两人的“棋份”问题。因为当时的吴先生还只是八段,按照那个时候的规矩,不同段位之间的对局,那是无法按“分先”的方法来举行。在正常的情况下,九段和八段下棋,必须按照“先相先”的棋份来下棋,也就是说在3盘棋中,八段有2盘是执黑棋,一盘执白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