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少见,所以才叫“偶得”。正是因为“偶得”,所以才会被大家如此的津津乐道。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曹燕子的一步妙手,还引来了一个另类比较。
在上一辈棋手中,曹燕子的才华是得到大家公认的。类似于“曹燕子第1,马小飞第2”这种评价。差不多已经得到围棋界的默认。而年少成名的李小强呢?那更是公认的天才。李小强的天才之名,甚至早就超越围棋界了。现在哪怕是很多不懂围棋的人都知道:“嗯,我知道一个下围棋的名叫李小强,他是一个天才。。。”
尽管大家对李小强越熟悉以后,特别是张大记者这些极熟悉的人。他们发现李小强的“天才”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但起码到目前为止,在年轻一辈棋手中,李小强领军人物的地位不容置疑。
现在好了,“老天才”碰到“小天才”,大家不搞横向比较,如果来个纵向比较呢。那么谁更“天才”?而今天这盘棋,好像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佐证。
看过这盘棋后,有很多人觉得,“老天才”和“小天才”相比。好像还是“老天才”更天才一点啊。
经过一个休息日,第2场比赛马上开始。和往常一样,比赛当天上午,由张大记者陪同李小强走向赛场。
“小强,我跟你说呀,你的特点就是“变”。棋路变化多端,这才是你最大的优势。我就想不通,你为什么一定要和他大打出手呢?前天你也领教了吧,曹燕子的嗅觉那不是一般的厉害。因此在比赛中,你一定要扬长避短,这一直就是你制胜的法宝嘛。。。”
见张大记者一路在那絮絮叨叨,李小强忍不住笑了:
“我说张大记者,不错嘛?现在都敢指导我下棋了。不过话说回来,你的话,听起来还是有几分道理。”
张大记者大喜:“怎么着,你也知道我说的话有道理了?”
“嗯,你的分析发表在报纸上或者杂志上,忽悠一下普通棋迷,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我要真照你说的这样去做,那我肯定完了,说不定啊,那我明天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
张大记者由喜转怒:“我说小强,你什么意思?”
“张大记者,我跟你说实话吧,我现在也可以提前透露给你听。今天这盘棋,我是必须继续和老曹角力的,这是避无可避的战争。”
“理由?”
“理由?理由那当然就是“人品论”咯。张大记者你想啊,老曹上一盘既然下出了那样的妙手,我估计他的人品怎么着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