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开朗了很多。想想看,连李小强都要叫他一声“师傅”,那么钱于平在这里自然能够获得更多尊重。
李小强把钱于平带到赣源队,其实也存在这种想法。不管怎么说,钱于平的围棋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他的天才程度至少不会逊色于马小飞。何况他的基本功扎实,就算他将来不能打比赛了,但对年轻棋手的培养会有帮助。
乙组团体赛最后一轮,李小强参加的是一场快棋赛,当他早早拿下对手后,他开始在整个赛场到处溜达,尤其是看过几位队友的形势后,李小强露出了笑容。虽然其他两盘棋的形势还不明朗,但至少钱于平的这盘棋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他已经胜券在握。
这其实也就意味着:李小强能够出现在明年的“围甲”赛场了。
在这年头。很多棋手,尤其是顶尖棋手对围棋联赛并不看重。例如聂旋风就曾经说过,联赛的作用,主要就是给一些“中坚棋手”多提供对局的机会。对于顶尖棋手来说,联赛的作用其实不大。聂旋风说得没错,比如像目前李小强这样的,他参加一盘联赛,肯定没有参加一盘头衔战的作用那么大。而且从吸引眼球的角度来看。联赛的对局也并不怎么吸引棋迷,别说和世界大赛相比,就算和头衔战相比也差远了。
但李小强依然很看重联赛,原因无他,因为联赛是职业围棋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到了后世以后,说中国的围甲联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赛事都不为过。
在日本“名人战”和“本因坊战”争夺挑战权的循环圈比赛中,有一种“黄金交椅”的说法。谁能打进这两个循环圈,就像是坐上了一把“黄金交椅”。后世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围甲联赛,才是真正的“黄金交椅”。
李小强认为,这种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的围甲联赛大概10到12支队伍。每个队伍大概4到5名棋手。这样算下来,每年能够参加围甲的棋手,最多也就60位左右。说穿了,围甲联赛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给这60名棋手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要知道,日本的职业围棋制度够完善吧,他们国内的围棋赛事好像也不少吧,但是就算日本围棋最鼎盛的时期。能完全依靠比赛奖金生活得不错的,其实也只有20多位棋手。而其他的棋手呢,要么教棋。要么在一些大企业中挂职,这才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至于韩国,韩国职业棋手的生存状况好像更是不堪。后世曾经有一份报告,据说某年韩国职业棋手奖金榜排名第10的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