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也明确地表达了河北战事必须停下来的意见。
大宋三个最有影响力的人,在这一件事上,意见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与他这个官家的意见是相左的。
这让赵琐心惊不已。
东西两府,已经与赵哲勾结到了一起了吗?
但旋即,他又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
如果赵哲真做到了这一点的话,那自己只怕除了下台,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二位相公,眼下河北战事,于我们而言,却是极有利的,辽人反击无力,正是寻机扩大战果的时候,为什么要停战呢?”赵琐问道。
罗素拱了拱手,道:“陛下,辽人不是反击无力,而是猝不及防罢了,一旦辽人缓过这口气来,调集大军开始反击,我们的日子只怕就不好过了。而且眼下天寒地冻,向前线运送军辎也是极为困难,这一次崔昂的反击,便用尽了河北路两年的积蓄,夏诫已经上书开始叫苦了,一旦后勤辎重跟不上,那就是灾难了。”
“萧禹不是已经在向河北路调配物资了吗?”赵琐沉下脸问道。
罗素叹了一口气:“官家,这一次崔昂的动作,委实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萧学士又何能例外?远水难救近火啊,这一点,萧学士应当在给陛下的折子中说得很清楚了。”
赵琐这才想了起来,萧禹的确是有一个折子,不过因为萧家出了那档子事,自己心里有火,还没有看呢!
“陈相公,你说呢?”赵琐转头看向陈规,意思便是想从军事之上再听听陈规的意见。
“陛下,的确该撤军了!”陈规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道:“其一,辽人在整个南京道,有常备宫分军三万余人,各头下州的常备军集起起来超过五万人,耶律俊只需要将这些力量集中起来,就不是河北路一路能对付得了的。我们已经取得了战果,救出了历年来被辽人掳掠去的百姓数万人,这已经是难得的战果,现在撤回来,不管是从政事上还是军事之上,都算是胜利者。其二,当初朝廷议定的伐辽总体战略上三路夹攻,河北只不过是其中一路,而现在,西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枢密院已经收到了急报。”
“马兴的折子也已经到了政事堂。”罗素从袖筒里掏出了马兴的奏折,双手奉给了赵琐。
“陕西路那里怎么了?”接过奏折,赵琐并没有急着去看,看折子,还不如问眼前的这二位呢。
陈规脸上露出了微笑:“正要恭喜官家慧眼识人。您亲自简拔的萧定萧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