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秦政要建立的是生活物资极大丰富的未来国家,不可能继续抱着这套简单粗暴的制度,这样商品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
而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大市场,没有大市场就没有需求,没有需求扩大再生产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秦政继续朝赵高问道:“不知道爱卿有没有主意啊?”
赵高一听有点费解,物价低难道不好吗?但是一向机敏的他突然想起秦政跟那个放肆的老妇人的对话。
赵高琢磨到:“谷贱商农,物贱伤……商!陛下是要扶助商贾?”
其实秦政确实如他所想是怕商人被压制过头,他可是在未来见识过过分重农抑商的下场,也知道华夏差点被资本列强灭亡的故事。
所以秦政要做的就是稳定物价扶助工商,高不行低也不行,要让百姓用的舒服,商人有利可图。
赵高想的没那么深,只当秦政是想养一批商贾,留着以后宰了吃肉,借此敛财。
所以本来就没有多少商业头脑的赵高,干脆从政治方面出发建议到:“陛下,可以再次官方出面规定物价,给予商人更高的利润,同时也提高商税。
用地位和税收压制商人,用国家定价稳定平民,如此一来臣估计能增加不少收入,足够再武装全职兵万人。”
赵高的主意就是后代华夏代代相传的“手艺”,重农抑商的基础政策,不但打击了商人做大的可能性,也稳定了国家真正的经济基础——自耕农。
秦政听完自然不同意,直接摇了摇头道:“朕是要大秦人人富裕,可不是要损其一补令一。
甚至朕还要鼓励商人投资模范工坊,通过作坊的生产丰富大众需求,至于他们借此赚了多少,朕并不在意,只要他们按时缴税就行。”
子廉眉头一皱插嘴道:“可是那些技术如此先进,我们告诉商人,商人如果叛变,倒卖出去怎么办?”
子廉是搞技术的,人比较直,刚看了那么“高端”的技术,就生怕这些会被人偷走,最后流入敌人手里,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秦政却比他想得开,这些技术扩散是肯定的了,最多只是时间问题。
况且如果天下遍布类似大秦的势力,他们未必不会研究历代剩下的典籍,拥有先进科技的难度不会太高。
秦政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现代人的思路规避一些在后世看来很明显的弯路。
而现在秦政已经从作坊和市场的情况中找到了问题,那就是工商的地位,以及它们和士农的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