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医护人员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吗?
是的。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威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医护人员加强自身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最大可能避免医院感染。
基本病因
冠状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即HCoV-229E、HCoV-OC43、SARS
-CoV、HCoV-NL63、HCoV-HKU1和MERS
-CoV。此次引发本病的是一种先前没有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CoV),属于第7种。
诱发因素
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容易成为危重症患者。
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
轻症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可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表现。
典型症状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高热较少,38度左右,部分可不发热,约7~10天病情可进展;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
该病为急性感染,常在第一周病情逐步加重,如有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近期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乏力、咳嗽等;
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居住或旅行史;
发病前两周有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
呈聚集性发病(2人及以上)。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初步了解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回答:
什么时候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发病前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
身边是否有人有类似症状?
是否有呼吸困难?
有什么基础疾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