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这些。”杨柳说道,她的眼睛望向那托盘里的金银,又高高拱起手,“我们杨家托杨妃的福,才有今日之发展,杨妃与您为父子,我们便把您也当做家里人……当然我们怎可与九殿下攀附亲戚。但哪里有管至亲要酬劳的?若说做买卖,我们杨家虽不是大富之家,但已可自给自足。”
徐墨卿深深叹了口气,自愧自己把人家想的太过狭隘,忙一挥手令秋生和童生收起金银。
“好。那我就不再装腔作势,我想知道西洲和东梁的战事到底如何?为何边塞传来两次急递均是喜报,却迟迟没有班师回朝的迹象?这里到底有什么内情?”
徐墨卿示下她们坐下说话,前几日他已派秋生过来递话,今日他就是来听取结果的。
杨湘端坐在方椅上,有着与她年纪不符的老练与成熟。她的思绪迅速飞转,“依军中行事来看,没有任何调兵遣将的意图,可断言西北边陲的这场仗并不算难打。”
杨秀紧跟着说道:“西北到京都的商路处处畅通,也没有被阻断或者受到波及。全东梁人都确认的事实便是粮食在不断涨价。”
徐墨卿一一听了,目光投向杨柳身上。
杨柳咧开嘴笑得有些不自然,“九殿下,我这里的情报真假虚实,在没确定之前,小的不敢告知给您。”
“不妨,讲!”徐墨卿催促道。
杨柳便把从客商口中得来的消息告知给徐墨卿,那就是关于东梁村庄为何频频被西洲人抢劫的真相。
徐墨卿心怀痛楚,道:“看来是我们对边疆管理疏忽,令百姓们没有活路了……那么我东梁驻军呢?”
杨柳表示不知,只道:“军营里的事哪里会那么容易打探出来。若按表面推算,东梁还是占据优势的。”
杨湘宽慰道:“朱太尉部下执事唐亦艾已经回京都,据她而言我军自三公主奔赴前线后,士气高涨,况我军粮草充足。”
秋生在侧听不下去,他知道徐墨卿是窘于直接开口问她们燕归晚的处境,更何况他也有私心想知道九莺的状况。
“九驸马呢?你可曾听说关于九驸马的只字片语?我家主母惦念不已,说到底她年纪尚小,不得不教人担心啊!”
秋生说出了徐墨卿的心声,杨家姊妹纷纷表示未知。徐墨卿失望至极,在琉璃楼中停留不久便与她们别过。杨氏姊妹也请徐墨卿别太担心,她们定会极力探寻。一旦发现新线索就会马上汇报给他。
徐墨卿从琉璃楼中走出去来,又匆匆赶往三公主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