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眼看到了征收秋粮的时候?今年各地的灾情又很严重,我甚至都想找人出个海了。”
“出海?”
王守仁觉得张周说话不按套路。
“嗯。”张周点头,“以我所知,在海外有几种作物,种下去之后产量很高,也出奇抗天灾,如果能带回来的话,让大明各处耕种,大明百姓的口粮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王守仁听完后感觉跟听天书一样。
就算你张秉宽帮我完成了人生理想,让我仕途高歌猛进,就算你在发明创造上的确很有一套,也的确我佩服你在治军上的能耐。
但你跟我扯犊子是什么意思?
我跟你谈你为什么遗留这么多事务,你找借口说没钱,现在居然还说要从海外找一种作物回来耕作?大明千百年来耕作的作物,岂是你一句话就能给改的?
“伯安,我走之后,这里的事交给你。我回去后估计并不会在兵部当差,所以有什么麻烦就直接请示那位秦制台,或者是上奏请示于朝廷。”
“大同本地的矿场,我都找了人打理,这次我会带寿宁侯一起走,他走之后再遇到什么麻烦事,就需要你来抗了。”
张周的话,让王守仁皱眉。
先前张周在大同开矿,的确是跟地方士绅起了一些矛盾,但有张鹤龄这个不怕事的主儿在,什么械斗之类的一套搞上去,地方士绅瞬间就没那嚣张气焰了。
王守仁随即发现,张周给他的这些公文中,就有地方上告张鹤龄与民争利的内容。
这甩锅能力……王守仁都要服。
王守仁道:“开矿,要多久才能见成效?”
“呵呵。”张周笑着,“伯安你这是没去过矿场,不知道那边的情况,现在四个大煤矿所产出的煤,除了要满足于冶铁需求,剩下还有大批的剩余,今年大同、宣府、偏关等处的将士们过冬,不用担心木炭和柴草不够,一家发个几百斤石炭,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我也想多开几个铁矿,不然产那么多煤,只用来烧,利用率还是太低了。”
对王守仁来说,这又是天书。
煤采回来,烧了取暖,不正是一种最大程度的利用?
可张周好像就没把煤当成是百姓私用之物,至于张周在追求什么,将来想完成什么目标,他王守仁就算见地再广博,也是没法理解的。
……
……
张周没有过多跟王守仁解释如何治理行政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