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故意让他听到,回头再对他鼓励一番,让他去大同好好办事……
这就是典型弄权之人的手段了。
……
……
宁瑾离开。
第三人来访的,仍旧是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宽。
陈宽算是宫里的老人,在司礼监中地位也很高,要不是皇帝突然重新起用了李荣,他陈宽就是首席秉笔太监并能提督东厂……现在的陈宽则略显落魄一般。
在阁臣和翰苑出身的官员面前,陈宽仍旧能保持不低的地位,足以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张周面前,他就显得底气不足了。
见礼之后,陈宽落座。
又是一杯酒,一席话。
“这是一份手谕,陈公公看一下。”张周说着,把皇帝的一份诏书,递到陈宽面前。
陈宽警觉性比较高,他先往旁边站着的小长今身上瞅一眼,还在好奇张周怎么待客的时候要找个小姑娘在旁站着,却是想到自己只要不乱说话,那小姑娘应该不会知晓太多。
可当他看到面前诏书内容时,还是吸口气:“……命司礼监太监陈宽。同兵部尚书张周,查选三大营及各监局卫所杂差军士之精壮者补团营不足之数,其团营之老弱者退出别用……”
陈宽道:“陛下之意是?”
这份东西,等于是对三大营的一次新老更迭。
大明京营很多人都已经老迈昏聩,吃空饷的情况很多,京营的训练和作战能力也是大打折扣,这种前提下,如果皇帝未来想“御驾亲征”,指望这么一群歪瓜裂枣一般的京营将士,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没有趁手的军将和士兵,再好的兵器也是白搭。
张周道:“大明京营的军户,裁革之事也势在必行,多少年了,若是不能做到锐意进取,陛下五年平蒙的计划,恐怕就难以实现。”
陈宽心想,五年平草原?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不过是糊弄一下君王,赚取一点政治资本,你张秉宽这是要大刀阔斧改革啊。
你不知道改革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要承受反噬的?
“陈公公,我的计划是这样的,京营士兵若是不能胜任日常的训练和作战之用,仅仅只能完成一些役夫的作为,那就不如让他们归于工匠之事,把正营将士的位子空出来,由其余地方的将士进行填补。未必需要从京师周边来征调,这从西北各处调遣精兵前来,也未尝不可。”
张周所要执行的一些计划,跟后来朱厚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