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也的确如他所见,辽东各路人马虽然也配备了大批的火器,但与三边这些正规且完善,甚至到充盈的火器相比,辽东各路兵马仍旧会显得资源不足。
这就在于,大明在军需配备上,一向都是先供应三边,毕竟这里才是大明边务防备的重点。
“伯虎,我还有个想法,你说这大明边军的配备,越来越齐备,等过个一两年,辽东的军事配备也强了起来,火器也像西北这么多,就算是我带兵出征,也能打胜仗,且还是轻松的那种。”徐经憧憬着。
唐寅道:“你觉得朝廷会让你一介举人去领兵作战吗?”
徐经听了之后很尴尬。
别人没拆我的台,结果你倒先拆台起来,朋友就是这么不给面子的?
唐寅似乎也觉得自己的话说得不中听,他道:“若此战,你的确能立下军功,我也会跟朝廷上表,嘉奖你的功勋,并让你从低做起,大明以举人出仕,且做到高位的,也是不乏其人的。”
徐经叹道:“本来我还指望,过几年之后,朝廷能让我重新参加会试,让我考取进士。现在想来,已没有心思去应科举,还不如举人出仕,好好做你的左膀右臂,将来或许真如你所言。有那位蔡国公的相助,何愁在军中没出路呢?”
唐寅听徐经提到张周,心情登时又有些失落。
因为他自己也感觉出来,最近几年的成功,看似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也少不了张周在背后推波助澜。
正因为张周师弟的这层身份,让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
……
……
京城。
西北主动出兵,皇帝在上听处之外,临时成立了军情研究所,由上听处、兵部、户部和特别指定的官员参加,品阶不限,且都是临时的,战时设立而战后解散。
也不是说只有得到皇帝或张周欣赏的人才能入内,一些新科进士,就可以观政其中,尤其是本身观政兵部的一些新科进士,就能进入到军情研究所内,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历练。
而对于朝中大臣看来,这俨然就是另外一个“翰林院”。
只是翰林院是研究学问的地方,而军情研究所则是研究军事的地方,也在很多人看来,以后的人要是没进去过军情研究所,没在里面有所突破,那将来想进入上听处,就不可能。
这就有点无翰林不入阁的意思了。
而大明设立军情研究所,似乎就是与翰林院对标的。
虽然眼下的名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