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当着几名阁老、尚书的面说道:“朕此番只是要巡游天下,往威宁海一行,是为彰显天朝之威。诸位卿家不必担心,有蔡国公为朕打头阵,是不会出事的。”
在场大臣基本都在想,我们也知道基本上不会出事。
但万一呢?
当初英宗出征时,我们也觉得一般是没事,大不了就撤呗?
但问题是,这次你出征跟你祖父出征时,也没什么本质不同,且你带的兵马更少,只有两万兵马,要知道你祖父当初对外号称带了几十万兵马,实际上也带兵近二十万。
就这样,鞑靼人随便来个三五万骑兵,不就把你困在其中,让你当大明第二个阶下囚的皇帝?
朱祐樘望着不远处正瞅着自己的太子,摇摇头,似乎对这儿子还不太满意。
朱祐樘又道:“皇天后土庇佑,朕此番必定马到功成。与诸位卿家共勉。”
说完,朱祐樘也登上了他自己的銮驾。
在场大臣看着还是比较头疼的。
当初英宗出征时,好歹也是骑马而行,那场面也堪称宏伟,而眼下这位虽说也是带了大军出征的,但两万兵马所能造出的声势实在也就那么回事,且这两万兵马,也并非全都是作战兵员,其中有不少是配备的民夫。
……
……
朱祐樘也踏上征程。
这次的出征,朱祐樘那边会显得很随便,大臣这边明明应该用强硬的姿态去阻拦,却也没这么做。
在目送皇帝一行走出德胜门后,刘健仍旧迟迟未将目光收回来。
李东阳道:“我们是否未做到人臣之责?”
刘健这才把头转回来,看了李东阳一眼,那眼神很复杂。
李东阳则从这目光中,看出刘健态度中的不善。
如果一个皇帝不听大臣的号令,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皇帝上来,但弑君是不可能的,能做的手段实在太多了,包括且不限于暗杀,当然这种暗杀会在表面的阴谋之下。
总归不能把矛头直接对准文臣本身。
“朝中事,也没变太多,陛下不是有言在先,朝中大事,还是要亲自审阅吗?”王鏊走过来说了一句。
这是在提醒李东阳,即便皇帝离开京师,但天下的掌权者,仍旧是皇帝。
皇帝人在往大同的半路上,还是可以批阅奏疏,只是在时效上可能会降低不少。
刘健叹口气,没有跟李东阳和王鏊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