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许都城的尘埃落定,一个是在诸葛恪的外交博弈下,不仅在与东吴、曹魏于外交层秒博弈中大获全胜,乃至于都把东吴的使者都给劝降了。
关麟对这条禀报似乎很是满意,微微颔首,“我这大哥做的好,兼之有诸葛子瑜的帮助,料来…民心、民意这一项上能够迅速的建立起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让百姓们知晓,我们与曹魏是截然不同,我大伯也与曹操截然不同——”
陆逊、甘宁、凌统…还有苏飞与孙皎等一干东吴的降将,听过关麟的话均是深以为然。
不过,他们却更关注着下面这条禀报。
至于缘由,无他…这是来自柴桑那边的急报。
而关麟身旁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东吴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
他们更关注二将军关羽如今打到哪了?
战况如何?
千呼万唤,第三个禀报的人是赵累,他从前线的关家军处风尘仆仆的赶回。
轮到他禀报,当即拱手,“禀四公子,二将军那边一切顺利,如今柴桑城已经悉数收复,水军战船也第一时间调度与庐江的东吴水军隔江相望…近日,二将军也与曹魏将军张辽见面,议定了进攻的方案,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四公子可放心!”
无疑…
赵累是轻描淡写的将庐江一战的形势给描绘出来。
可…他越是轻描淡写,陆逊、甘宁、凌统、苏飞、孙皎越是担心,几人彼此互视,最后还是由陆逊提出质疑。
“庐江是东吴最后一道屏障,凭我对孙权的了解,他一定不会放弃,除此之外…凭我对东吴的了解,这里的百姓安居而厌战,面对敌人…只要是保卫东吴疆土,他们会不遗余力,殊死一搏…所以…”
俨然,陆逊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仗不要想的太乐观。
哪怕是关羽、张辽联手,这一仗也一定不会简单。
反观关麟,面对两人提出的质疑,关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其实,庐江这一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它只有一战,那便是首战,若首战大捷,单我爹与张文远的名字吓也把吴人吓死了!什么吴人安居而厌战,什么吴人有守土之心,统统会被‘小儿止啼’的恐惧代替,反之,若首战败,真让吴人打出信心了,反倒是庐江就不好啃下来了…”
听着关麟的分析…
陆逊连忙接着问:“云旗这话…想来是有破局之策了?”
“有…倒是有一点…”关麟也不隐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