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可能是这么想的,但路易并不这么想。
新换上来的三名球员是斯托克顿、米勒、尤因。
搭配威尔逊和罗德曼,防守整体性稍稍下降了,但强度绝对是提升的。
尤因入选了今年的二防, 但谁都知道, 如果不是一防的奥拉朱旺、桑普森太过强大,他完全是一防的水平。
可惜的是,斯托克顿的防守在托马斯面前确实白给。
米勒的防守也属于马马虎虎的水平,所以尼克斯在换了阵容之后, 攻防更加均衡全面, 但防守端存在着凯尔特人可以利用的缺口。
急于追分的凯尔特人,自然要瞄准缺口全力进攻。
伊赛亚·托马斯突破斯托克顿, 急停跳投。
这样的画面不断上演, 凯尔特人从来不缺站出来压住局面的人。
尼克斯这边呢?他们并不像凯尔特人那样打巨星球。
克里斯·福特对局面已经失去控制,因为他只是代理教练,而且还不像1983年的路易一样做好了准备。
尼克斯在路易的调教下, 有扎实的战术素养。
对方打巨星球,尼克斯的回应球看起来却平淡得多——米勒和威尔逊清空一侧的手递手, 米勒空切得分。
双方旗鼓相当地对抗。
凯尔特人更着急, 他们需要追平比分。
可是, 在第三节剩下的几分钟,分差并没有缩小。
凯尔特人进一球, 尼克斯就还一球。
96比82
比赛进入第四节,未来的12分钟将决定凯尔特人整个赛季的命运。
路易换下了被托马斯当漏洞打的斯托克顿, 换上霍纳塞克, 保留了米勒, 最后问威尔逊:“Benj,丹尼斯,你们想休息会儿吗?”
威尔逊打满了第三节一整节,从前半节的谋杀紧逼,到后半节的进攻对飙,他都参与了。
让人诧异的是,威尔逊还保持着均匀的呼吸频率, 肯定地点头:“第三节那种强度对我来说只是热身,教练。”
“好啊, 你要是这么说,那我第四节可要让你打到凯尔特人投降为止。”路易玩笑地说。“丹尼斯,你呢?”
罗德曼兴奋地说:“看来我要打满下半场了。”
因为他们知道, 凯尔特人不可能投降。
哪怕分差被拉到20分,凯尔特人也不会接受失败。
伊赛亚·托马斯不在乎面前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