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无关紧要,那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
夏芷晴、梁姬、徐莹、萧芸汐她们则是听懂了。
所谓称病,只是一面“遮羞布”。
只要不直接揭开,那就糊弄的过去。
……
第二天,衙门大堂里。
东巡还跟随的官员此刻都聚在了一起。
你一言我一语,场面有些嘈杂。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大家都听我一言,陛下来到这潮平县,已经两月有余了,除了头几天还巡视港湾外,其余时期,都和各宫的娘娘们在海边游玩,不知年月,不能再让陛下这样下去了,我们身为臣子的,应该以周文贞为榜样,直言劝谏,劝陛下迷途知返。”
一名姓崔的右都御史,慷慨激昂的说道。
在他的眼里,陈墨是近千年来,最伟大的帝王。
平乱世、恢复科举、驱外敌、建立大魏、推新政、开疆扩土,更是哀民生之多艰,多次降赋税,前段时间封禅,更是让上天显灵。
在他看来,陈墨是有望成为千古一帝的,所以对陈墨最近的表现,他感到极为的痛心疾首,他认为这是由明转昏的征兆。
他一定要想办法劝陈墨迷途知返,若是成功的话,他或许也能成为像周文贞那样的名臣。
周文贞,历史上有名的诤臣,向来以直谏闻名,死后追封谥号“文贞”。
在他之后,几乎所有的谏臣,都以他为榜样。
“崔大人说的不错,所谓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只要能让陛下不再沉迷享乐,哪怕我等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说的对,加上我。”
“好。”
崔御史准备联合百官,直面陛下进行劝谏。
而就在这时,一位女官走了过来,道:“哪位是崔御史崔大人?”
“本官便是。”
“崔大人,陛下和皇后娘娘有请。”女官道。
话音落下,众官员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最近几天,就属崔御史上谏的利害,该不会是搅了陛下的兴头,惹陛下生气了,要怪罪吧?
崔御史心里也不由咯噔了一下,不过在众同僚的面前,他肯定是不能露怯的。
他不仅没有露怯,反而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随女官前往了陈墨的落榻之所。
不到半个时辰,崔御史便回来了。
衙门里的官员,这时都还没离开,看到崔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