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时,他就跟赵培儒说了,四院虽说也算优秀,但因为在“肝移植”领域完全空白,所以几乎是没可能被选上。
而现在,就传出了赵培儒进军肝移植的消息。
邓玉才露出一抹笑意。
“现在看来,这赵主任在肝移植领域上,估计是早有准备啊!”
邓玉才笃定,赵培儒肯定是早就在研究肝移植技术了,只是没有公布而已。
所以,赵培儒才能这么快拿出成熟的新技术。
所以,赵培儒当时才会问他“抗癌委员会肝癌依托单位”的事儿。
一切都说得通了。
想到这,邓玉才露出几分笑容。
“岳主任,等明天有结果了,你给我发个信息,我要第一时间知道这事儿。”
正好,明天下午,他就要去省抗癌委员会去参加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的重要一项,就是要初步商讨今年抗癌单位扩充的事儿。
如果赵培儒那边成功了,那他邓玉才也不妨在会议上,提前吹吹风,提一提四院。
……
第二天。
舒云教授精挑细选了一例需要肝移植的病人,从济仁医院转院到四院的项目驻地。
这例病人的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
病人的第三肝门区血管,极其错综复杂,并且和供体肝脏的吻合难度很高。
如果用之前的“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时间会非常长,可能得8-12个小时。
而采用赵培儒的两种新技术后,能大幅度提高手术效率。
可以说,这例病人,会充分把赵培儒新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体现出新技术的优越性!
舒云这次,也把她的御用团队,全都一股脑的带了过来。不管是否用得上,有备无患。
足以看出,舒云教授的重视程度!她特别渴望项目能成功,特别渴望优化后的背驮式能一炮而红!最终出省、出圈!
项目组的肿瘤医院、港口总医院众人,以及四院众人,则全都齐聚在观摩室,准备见证这台手术。
省主任于伟明,也赶到现场来,期待着手术结果。
……
手术台旁。
“各位,都准备好了吗?”
舒云教授深吸了一口气,她都有一点紧张了。
她手下的团队众人,全都点点头。
而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