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当家拿手绝活,人家就指着这个吃饭呢。
说白了,两省在这方面,压根就不是同一个起跑线,又怎么可能跑得赢?
……
从省医学会出来。
赵培儒手上,多了一份“比拼规则”。
这次江南省和洛省,竞争这“生命科学杰出贡献奖”,总共会有两个赛事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技术进步型“的比拼。
即,看哪个省份,能在“胆管病症”领域,拿出更先进、改良更好、效果更好的改进型技术。
第二个阶段,是“数据对比“比拼。
两个省要在同一个细分领域,对待同一种病症,拿出各自最拿手的治疗方案。两省都需要治疗15个病例,最终,用这15例病例的手术数据平均值,来做对比。
两个阶段综合评比,最终获胜的省份,才能获得“生命科学杰出贡献奖。”
赵培儒稍稍琢磨了一下规则。
“既然,我打算把这和保胆专项项目结合……”
他心里,很快就有了想法。
赵培儒把杜青宁教授叫来。
省里在成立”保胆专项项目组“后,虽说赵培儒是组长,但他更多时候是个甩手掌柜。
项目组里的具体事务,都是“保胆第一人”的杜青宁教授,这个副组长在张罗。
组里哪些人在做哪些方向、项目,做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困难,杜青宁都门儿清。
此刻,杜青宁也刚在四院教培中心授完课,正要回医科大学。
接到赵培儒的电话后,就从教培中心大楼过来。
“赵组长,你问组里的事儿?”
赵培儒笑道:“对,我想问问,咱组里的众多保胆方向中,有没有涉及胆管囊肿领域的?”
保胆专项小组里,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对应的团队,在分工负责。
杜青宁稍稍一想,就开口道:“有,梁主任做的,就是胆管囊肿扩张方向的保胆。”
赵培儒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来:“港口总院的梁成磊主任?”
杜青宁点点头:“是他。”
梁成磊,是港口集团总院胆囊专科的科主任,也加入了赵培儒的“保胆专项项目组”中。
赵培儒点点头:“好,我去一趟港口总院。”
……
到了港口总院。
提前接到电话,得知赵培儒要来的梁成磊团队,早就等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