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的认真态度,我觉得,一个全国科学进步奖,还配不上你的真正水平和认真程度。”
邹斌院士说的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赵培儒在春节期间领奖时,邹斌院士就坐在颁奖台下面的观众席中,当时他还觉得,赵培儒这个人才,这个奖项,是很相符的。
可通过这次合作,尤其是通过这台手术,让邹斌院士重新认识了赵培儒,重新挖掘到了赵培儒身上那认真、谨慎、追求完美的态度,和对待医学事业的专业态度。
这种人,理应得到更高的荣誉、成就、和表彰。
这话一说,旁边观摩室中,众人心里便是一惊!
好高的评价。
在众人心目中,全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就已经是最顶尖的奖项之一了。
这么高的荣誉,竟然还配不上赵培儒院长!
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多看了赵培儒几眼。想着下次见他时,或许就是人家拿到更高奖项的时候了。
马林、小孟、小牧等人,心思即高兴,也有些复杂。
赵培儒老师越是优秀,他们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有些焦虑。
焦虑自己的水平太差,生怕拖了赵培儒的后腿。
尤其是赵培儒的御用助手小孟,以及负责整理数据资料的牧思思,都心里生出一股危机感。
孟祥:“现在赵老师的助手,都已经是邹斌院士这个级别的大佬了……”
“我再去当赵老师的助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我。”
孟祥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他越是看过这顶尖团队的工作状态,越是觉得自己太差,察觉到了自己和全国顶尖团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尤其是现在,赵老师做的手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想要在术中做到配合无间,发挥好助手的作用,可不是光做到“听话”,懂得听“指令”,就能完成得好的。
还得加深基础解剖学和医学医理的学习,加强自身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以及把操作练得更加熟练。
牧思思:“顶尖团队的数据收集汇总工作,效率好高啊!“
“他们的表格,以及做事方法,和我的不同。”
牧思思平常一直在做数据整理工作,对这表格异常敏感。
只看了几眼就察觉到,对方团队的数据表格,更加简便,更符合实际工作,更能提高效率,减轻工作重复量。
除此之外,这支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