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心里,顿时涌现出感激之情!
这已经不是在教他们“如何做”了,而是在教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是教他们如何更深刻了解“分层解剖“的背后逻辑了。
现场众人也都不是傻子,能在这京都医科大附属二院成为科主任、老资历的,要么是聪明人,要么是经验老道之人。
听了赵培儒的这些解答,再加上自己的琢磨,很快就都理解了这套先进的理念。
被说服了。
此刻,每个人看赵培儒的目光中,不仅带着崇拜、敬佩、赞叹,还有几分感激。
这么先进而成熟的理念,必然是赵培儒脑海中思索了不知多久的精髓。
竟然就这么毫无保留的,全都教授给他们了。
接着,众人根据这套先进理念,来针对性的给病例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这其中,被赵培儒定为一助和二助的詹阔、卓静,自然得到了赵培儒的更多“照顾”。
在带着众人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赵培儒就在潜移默化的,教会两人在术中如何配合自己了。
大外科邓主任,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
“从阅片,到制定细化方案,全都是这位赵院长在主导啊。”
“小詹他们,在四十多岁这个同龄人阶层当中,也算是比较优异的了,可和这位赵培儒院长一比,差距还是如鸿沟一般巨大。”
他能从赵培儒身上,隐约看到邹斌院士那个层次的人,才能拥有的卓越水平。
那是对一台手术,一个病例,一支团队,掌控一切的感觉。
“深水潭医院,有陈永铭院士。西京医院,有邹斌院士……“
“每家全国一流医院,都有肝胆胰领域院士级别的人物。唯独我们医科大附属二院,缺少这么一位重量级人物坐镇。”
大外科主任渴望的目光,忽然放在赵培儒身上。
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位给挖过来?
至少,他们医科大附属二院,应该比江南省那个地方要强吧?
……
制定好细化方案,定好手术时间后。
赵培儒这才去旁边,给他安排好的休息室休息。詹阔主任则按照方案,去安排病人的术前准备。
休息室中。
赵培儒看了眼任务链。
“手术是明天上午。”
“看来这第二个任务,明天就能完成了。”
来了一趟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