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聚一次。”
彭舒院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过来给赵培儒介绍了一圈人。
这些老院士们,每一个,都是国内某个医疗细分领域的顶梁柱。
看了一圈下来,赵培儒是这群人里,身份地位最低的,年龄也是最年轻的。
“这位就是赵院长吧?”
“好年轻,还是个年轻人啊。”
众人都和善的笑着,和赵培儒打招呼。
他们年纪轻的,也有67岁了,年长的已经80岁。但精神和身体看着都还不错。
其中一位老院士笑道:“和赵培儒这位年轻人一比,我们都成老家伙了。”
和众人招呼了一圈后,彭舒院士笑着对赵培儒道:“我们这群老家伙,都格外珍惜每一次的聚会,因为说不定下一次聚会时,就会少一两个人。”
赵培儒沉默下来。
这些老院士们,都年事已高,虽然看着精神不错,还都奋战临床一线和科研现场,但说不定哪天,某位的身体就会亮起红灯,从此躺下,再也站不起来。
他们把这难得的聚会,都当做是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老友聚会。
所以聚在一起时,他们都会自己做饭,自己炒菜,享受这难得的时刻。
做完饭,众人吃过饭后。
三三俩俩的扎堆,闲聊。
今天闲聊过后,明天众人就又要分离了,大家都有不少的话要说。
甚至有的人,是今天半夜的飞机,待会就得和大家告别,重新回到一线去。
这时,有一位消化科院士,秦明辉老院士,过来笑着彭舒、赵培儒、邹斌、许芹、陈永铭这堆人打了个招呼。
随后,对彭舒院士道:“彭老哥,帮我个忙。”
彭舒院士笑道:“说。”
秦明辉院士:“我现在手里有个大的项目,你知道吧?”
彭舒一抬头:“是你那个结肠病变项目吧?”
赵培儒也竖起耳朵。能被这种老院士称之为“大项目”的,必然是涉及范围领域很大,绝对可以称之为大工程,里面的每个小项目拆分一下,都能细分出十多个课题方向。
况且,还正好涉及到他正在涉足的结肠领域。
“对。”秦明辉道:“我那项目里,有个前置的细分小项目,是结肠肿瘤的术前定位。”
“这个定位的问题,最近快烦死我了,团队里给出的方案,要么是成本太高,要么是复杂度太高,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