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儒再出名,那也是在肝胆胰领域。
而在消化科领域,尤其是细分结肠领域,很多人对赵培儒这个名字,很陌生。
“院长身份么?好像咱南都的医院,也没有一个叫赵培儒的院长吧?”
众人猜测了片刻后,也就没再多关注赵培儒了。
一是他们手里的任务繁重,进度赶不出来,还正头疼着呢。二是都知道郑远团队也都不是吃素的,这位空降的新组长,如果没点真本事,估计最多明天,就会被排挤走了。
赵培儒:“你就是郑远郑主任?”
郑远点点头,表面上礼貌的上前来握手:“赵院长好。”
赵培儒:“你好,把小组里的研究方向和进度,都拿给我看看。”
郑远带着赵培儒,来到旁边的一间小屋子。
这是他们四人课题小组,做小组讨论会的地方。
除了郑远外,其他三名小组成员,此刻也都悄然打量着赵培儒。
很快,十几个文件夹,都堆在了赵培儒身前的桌子上。
郑远:“我们目前总共讨论出了十六个方案。其中有十二个已经被秦院长否定掉了,还有四个方案,我们正在做着。”
赵培儒微微点头,拿过左手边这些文件夹,一个接一个的看着。
前面十二个被否决掉的,他只用几秒钟,大致浏览一下,就将文件夹放在右手边。
秦院士否定的……确实一点也不冤枉。
这些方案,要么太过复杂,要么成本过高,明明一个很简单就能解决的东西,硬是用上了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思路。
最后的四个文件夹,赵培儒稍稍多留意了下,多翻看了几下。
但,最终也只是失望。
他看这些,一是想了解项目组的底蕴和进度。另一个,也是想看看这组里的成员,是否适合做这术前定位工作。
这看下来,没有一个方案,能比得过他提出来的“金属夹标记法”。
这也不代表着这些人就有多差。术业有专攻,只能说他们不适合这个课题方向,或许换个其他的课题方向,进其他小组里,还是能发光发热的。
既然如此……
“郑主任。”赵培儒道:“小组今天起解散,你们去找秦院士报道,安插进其他组吧。”
郑远一愣。
其他三名小组成员,也全都愣住了。
小组解散?
就剩你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