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那头,郑远挂掉电话后,笑道:“果然,秦院士猜的没错,现在赵院长那边,正是急需人手的时候。”
路瑶瑶笑道:“我还挺期待,能和赵院长再次共事的。”
上次赵培儒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术中的操作,让她大开眼界,简直比秦明辉院士的操作细节还要高明,让许多术后数据,都极为逼近理想值。
她这种做数据记录分析的,对这种细节都极其敏感。
对于能把细节做到完美的术者,天生就有极大的好感,所以她对赵培儒,非常感兴趣。
……
赵培儒想了下,道:“小牧,在总部网站上,公布一下我们项目的人员名单,把郑远和路瑶瑶也加上。”
牧思思点点头。
很快,一条新的置顶公告,出现在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官网上。
地区联席组委会,大主任蔺劲松看到这条公告,有些惊讶。
“赵院长这是……打算全程公布项目进度了?“
“看来,之前赵院长故意公布要做‘提前适应年龄范围’项目,并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为了网上所谓的‘正面对线’,更不是为了曾热点、贴近。而是他本来就打算,要将项目的全部进程,都阶段性的公布。”
“之前是第一阶段的立项,现在则是第二阶段的成组。”
蔺劲松突然明白了赵培儒的想法。
别人都以为,赵培儒上次是想蹭热度,贴近。但那是先看了东南卫视新闻后,形成的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解。
蔺主任现在是明白了,赵培儒这种真正务实的人,估计压根就没想过什么“线上正面对线”。
他只会用堂堂正正的手段,一步步用成果、成绩,来瓦解竞争对手的护城河。
“只是这样一来……”
他想到赵培儒已经让他协调病人……
显然,赵培儒的实际进度,或许已经远超京都、海市那两支团队了。
蔺主任哑然失笑,赵院长这是要在无意之中,要把京都、海市两支团队,吊起来打呀。
……
京都医疗科研所团队。
年轻医生过来道:“老师,江南省团队又公布进度了,他们这次公布了成员名单。”
满头灰发的负责人摇摇头:“我说过,以后不用再关注这支江南省的队伍了。”
年轻医生道:“老师,这次不同,江南省的名单上,突然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