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浏览记录。
舒云和郑远两人,也围上来,这一看,两人顿时咂舌。
上面记录显示,杜荣昨天晚上,浏览了三十多篇关于巨结肠的各种国内外论文。
看来这位杜荣主任,不止是天赋高而已,勤奋程度也是别人远不及的。
杜荣翻了一会儿,找出一篇文章,道:“国外曾经做过一例试验,采用回肠、降结肠侧侧吻合的办法,能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
他看向两人:“这种办法,虽然不能根治病人,但能延长病人的生命,改善他的体质,提高他的手术耐受度,或许,就能撑到二期手术的那一天。”
舒云教授和郑远听了后,都陷入了沉思,一时间都没说话。
这种方法比较冒险。
即便是成功了,那也毕竟是额外增加了一次外科开刀手术,必然会让本就营养不良,不耐手术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多遭受一次摧毁性的打击。
谁都不敢说,频繁开刀的影儿,能否再次撑到二期手术。
这太冒险了。
正这时,门口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
“杜荣主任不错,值得表扬。”
众人一听到赵培儒的声音,顿时都站了起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样。刚才那沉闷发愁的气氛,也烟消云散。
仿佛只要赵培儒出现,事情就能开始出现转机一样。这是赵培儒长期以来的“无所不能”,一次次给众人心底里建立起来的信心。
杜荣惊喜道:“您也觉得我的办法可行吗?”
赵培儒道:“你的办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不是最优解。”
众人都疑惑的看过来。
赵培儒徐徐道:“现行的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办法,之所以分为两期手术间隔进行……”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患儿的身体发育不全,很多器官、肠管组织太过稚嫩,没办法手术。二期手术的本质,就是先用一种办法,吊住患儿的性命,然后等待患儿多发育三个月,以此来达到手术条件。”
众人都是点头。
但现在,这例患儿的问题就是,很可能熬不过这三个月的时间了,随时都有可能夭折。
赵培儒:“我有一种办法,对患儿的肠管发育没有要求,可以立即手术,那这例孩子,就不用因为等待,而白白措施挽救生命的机会了。”
众人的呼吸,顿时凝滞。
还有这种好办法?
不用等待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