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涌出几分担忧。
赵培儒这次选择的病例,实在太难了。
全结肠型巨结肠,本身就是结肠领域中最棘手的难题,而赵培儒接受的这个病例,还是生命机能已经快速消散,只剩下最后一两周时间的。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郑远敢肯定,京都、海市那两只团队,在这个竞争的关键时刻,是肯定不敢接收这个病例的,不敢选这个课题的。
完成难度高,耗费时间长……
最终,赵培儒很可能会落个“失败”,或者“时间不充分,完不成”的下场。
到时,不仅患儿的性命没救回来,还会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团队优势丢掉,把“四个一批”国家基金拱手让给京都、海市团队。
……
东南地区联席组委会。
蔺劲松等领导,正哈哈大笑。
“京都、海市团队,竟然都派了人过来,想和我们商讨合并团队,然后和我们共同分润‘四个一批’国家基金。”
旁边聂主任笑道:“咱变成香饽饽了啊,看起来,咱距离四个一批基金,都已经有唾手可得的意思了。”
另外有个副职领导点头道:“确实,咱只要加入任何一家,就会打破这个平衡。现在两家都向咱抛出了橄榄枝,可以说,这是咱距离四个一批基金,最近的一次了。”
众人都有些兴奋。
他们东南地区这么多年来,拿到“四个一批”基金的次数,屈指可数。
拿一次,太难太难了。竞争者太多了。他们东南地区,强劲的优势学科太少了。
“蔺主任,我建议,咱选择接受一家的橄榄枝。和京都或海市团队合并。”有人提建议道:“毕竟这个机会极其珍贵,先建立优势,把四个一批基金拿到手再说。即便只是一半的基金,对我们来说也非常多了。”
聂主任摇头道:“不,我和赵院长恳谈过一次。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自己团队的力量,独立拿下这四个一批基金,无需和别人分润,我相信他。”
“蔺主任,您说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蔺劲松身上,等他拿主意。
蔺劲松没有多考虑,便直接道:“我也相信赵院长。”
“据我所知,京都、海市两支团队,不仅找了我们,也曾经亲自找过赵院长本人,而赵院长是拒绝了两地的邀请的。”
“如果我们跳过赵院长答应了,那岂不是寒了赵院长的心?这个话题,别再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