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到了手术时间。
赵培儒带着陈艺鸿、韦宏兵两人,进入手术室。
先硬膜外麻醉,进行右半结肠的游离、切除,选用27号口径的吻合器,从横结肠远端伸入吻合器,对回肠、横结肠端进行吻合。
检查吻合口无出血后,再以40毫米的闭合器,闭合横结肠断端。
韦宏兵和陈艺鸿两人,一边做,一边汇报情况。
“肠管无扭曲,系膜间隙封闭性好。”
“已经将横结肠大网膜固定在吻合口附近。”
“血管活动性出血,做好8字缝合,胃结肠韧带和结缔组织填塞缝合。”
“检查无出血点。”
随着两人一声声的汇报着情况,这台手术的走向,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六大难题,也在术中被一一克服、解决。
“呼!”
陈艺鸿双手举着,看着眼前已经被缝合完毕的创口,又看了眼病人的各项监护仪器,长长的舒了口气。
这台复杂、困难、难题汇聚于一身的手术,差不多做完了!
整台手术做下来,预料中的“打一场艰难战役”的感觉,并没有发生。
反而就像是……做了一台稀松平常的手术似地。
陈艺鸿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培儒。
是赵培儒术前的充分准备,降低了这台手术的难度。是赵培儒事先想出的各种技巧如“巧用儿童钳”、“长弯血钳”等办法,灵活克服了难题。更是赵培儒那术中的精妙操作,和将一切意外情况都化为须有的高精度掌控,才让这台手术变得简单。
韦宏兵主任,做完这台手术后,心里也感慨万千。他在这台手术中的收获,和在跟随谢东树院士时,完全不同。
有种全新的感觉。
“这台手术的收获,确实足够我反复咀嚼几个月了。”
“另外……我可能是跟随谢院士时间太久了,反而迟迟都没有学到新东西,迟迟没什么进步了,每天都像是在完成重复性的工作,像个机器人一样。”
“可在赵培儒院长这里,一切都很新鲜,个人风格不同,解题思路不同,治疗方案不同,连操作流程都不同。”
“我已经五六年,都感觉没什么进步了,可今天,突然感觉一下子学到了好多,比在之前的五六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或许,我也该做出一些改变。”
他心里忽然涌出个念头,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