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培儒也依然能做到不出丝毫差错。
甚至廖庆仪院士故意让工作人员加大了模拟难度,把更多的现实情况细节,都加入进去,依然没对赵培儒造成任何的负面影响。
“呼!”
最终, 廖庆仪院士长长的深呼了口气。
众人都知道,廖院士这是要做出最终决定了。
“给吴院士的手术,就用这种方桉。”
“明天,由赵培儒院长来主刀。我和秦院士、谢院士三人,分别在游离结肠、切除肿瘤、吻合肠管阶段,做他的助手。”
“我们几个都是老家伙了,精力、体力都不济了,无法长时间的保持高强度,每个人只负责一个阶段,正好。”
众人心里一惊,三位顶尖院士和赵培儒搭配……等这消息传出去,恐怕要惊掉不知多少人的眼球了吧?
赵培儒估计也会成为,华夏史上,首位在一台手术中,和多名院士轮流搭配的人。
众人都羡慕的看了眼赵培儒,这样辉煌记录,估计也就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才会发生了,以后恐怕也难有后来者,来破掉这个记录了。
同时,很多老专家,羡慕的点则不同。
他们对廖庆仪院士的那句”我们老了,精力体力都不济了”是深有感触的!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只能负责一些最核心的部分了,时间一长,腿也站不稳了,手也拿不稳了,脑子也没那么清明了。
他们羡慕赵培儒,羡慕赵培儒在59岁的年龄,精力却依然能和小年轻一样,能保持长时间的高强度手术。
据,赵培儒在做863项目计划时,器官簇移植手术做了近乎20个小时的超长记录,全程都是他一个人主刀,助手都是换着来,而赵培儒却能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体力和精力消耗状态。
这种体质,让老院士、老专家们羡慕的眼红。
……
第二天,到了手术时间。
上面的观摩室中,各组的专家,早就拥挤在那里。
昨天,他们就一直好奇着手术方桉,可廖院士、赵培儒他们自从离开后,就再也没回去,只派了个助理通知他们,赵院长的模拟手术成功了,明天会进行手术。
所以到现在,他们还在好奇当中。
“待会马上就要手术了,真想知道,廖院士、赵院长他们,在开刀开腹后,会用什么术式来根除癌变肿瘤。”
“等着吧,马上就能知道了。”
各组的专家,都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