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
……
接下来的几天, 赵培儒履行了一下“老师”的职责, 给韦宏兵制定了一份“成长计划”。
让其科学系统的学习自己的视频课程,并为其安排对应的手术练手。并对其中的理论部分, 进行专门讲解。
其中,最让韦宏兵高兴的,就是赵培儒能随时随地的指点他,他发现,赵培儒对很多医学医理的理解,非常高深,往往一句话,就能一针见血的点透,这点要比他的老师谢东树院士更厉害。
……
总部办公室。
“听说最近的事了么?杨院士的项目,选择冷藏了。”
“真的假的?”
“工程院已经好多年,没冷藏过重大项目了吧?”
“真的啊,这是内部消息,还没传开呢。”
很多人,都悄声嘀咕着这条内部消息。
实在是这则消息,影响太过重大了,官方目前还没有发布专门的公告新闻。
此时,赵培儒正带着韦宏兵,从外面“练手”回来,笑问道:“什么事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舒云教授压低声音道:“是工程院冷藏了一个重大项目,是杨海诚院士的。”
“冷藏?”赵培儒心神也一动:“仔细说说。”
工程院作为全国两院之一,其每一个项目都是重大项目,在开启之时,都是经过慎重评估的。
因为两院的重大项目,不仅在国内影响甚大,还同时被国外的媒体和无数目光盯着。
若是成功还好,可如果被迫选择冷藏,那影响是很不好的,相当于变相的承认项目失败了,那样一来,国外有些媒体就会开启冷嘲热讽模式,大肆贬低国内的医疗科研水平。
所以两院是一般是不会选择冷藏项目的,每次冷藏投票,都会非常慎重。
“杨海诚院士的项目……”
赵培儒对这个项目有印象。
他登陆华夏工程院的官网查询了一下。
“是个结直肠癌伴肝门樱花门脉高压症的项目。”
“这个项目……或许我能帮得上忙。”
不仅他能帮得上忙,或许还能顺带完成一下【任务二:在一项医疗科研项目中,解决结肠癌领域的至高难点之一。】
赵培儒给廖庆仪院士打了个电话,询问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个项目已经被冷藏,那廖院士作为工程院的院士之一,肯定参与过“冷藏环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