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早有一日要回朝,咱们宁国府,只怕没有福气长留他,等他离任的时候,说什么也要送上万民伞,要教天下人知道,蹇公在宁国府时,就像把巨伞一样佑护着咱们这一方的老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众人都郑重其事地点头,说起蹇公的德政,那可是太多了。
自己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于是有人忍不住叹息道:「若非是这姚和尚的事,只怕……这蹇公……便是包拯在世,也不过如此。」
想到自己还有蹇义的后盾,大家也就都定下心来。
范逸趁着大家精神起来的功夫,便道:「无论如何,只要能掩下这姚公的事,我等在蹇公的面前,也算是大功一件了。诸公,切切不可因为我们露了马脚,而坏了蹇公的官声啊。」
「何况此事,事关名教,圣人门下的子弟,捍卫名教,乃应有之义。诸公定要振作,预备好应付朝廷。」
众人纷纷抱手称是。
黄欢在旁笑了笑道:「南陵县的刘县尉可在?」
一人从角落里站了起来,憋红了脸,他听闻最后的脏水都泼在宣城县令的身上,心中狂喜,如此一来,他也算是如释重负了。
毕竟当初就是他押着姚公到府城的,本是难辞其咎。
此时,他忙道:「在。」
只见范逸道:「明日拂晓的时候,都烧了,这事你要办好,别到时候烧得不妥当,得拿捏好时辰,天发亮之后不成,不然众目睽睽,总是不妥的。可若是在子时也不好,这早不烧,晚不烧的,偏偏子时烧,会显得好像是故意人为。只有拂晓的时候,大家都睡得最沉的时候,一把火烧了!到时就说…有一个负责的差役,提着灯笼,却因为当了夜值,实在困乏,因而疏忽大意,这才引起了大火。」
刘县尉点头道:「下官明白。」
范逸还不放心,补充道:「这差役……也要准备好……也要一并……」
他深深地看了南陵刘县尉一眼:「要干净利落,也不要留痕迹。」
刘县尉道:「是。」
刘县尉应下,他心里清楚,只有自己来补这个窟窿了。
当下,立即告退去准
备。
在忐忑中等了一夜。
刘县尉一宿未睡。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应该睡一觉,留着精神,在次日拂晓的时候,正好动手。
可无论怎样,他也是辗转难眠。
于是索性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