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孙静自然知道不可如此,却还是有些不满:「那也不该如此平静啊?」
「为何不可?」孙策冷声道:「沙场征战,兵者凶事也,他既是我孙家儿郎,上了战场便该早有准备才是。」
说到这里,他不再看孙静,转望座侧诸将。
只能耳闻、无法眼见的情况下,再沉稳的人也难免不安。诸将虽是武人,也不例外。对比孙静,好多人也强不到哪儿去,帐内至少七八个都尉,因为紧张而出了一头的汗水。
孙策心中叹了口气,原本还指望孙静陪他做场戏安稳军心的,谁知却是低估了其对孙权的感情。
孙策不肯出帅帐,却并非为空自显示所谓的「气量」,而是有深一层考量的。
一万五千余精锐围堵舒城,至今大半月了还没攻破,相比之前面对襄安、临湖乃至皖城等地的攻无不克,旦夕即陷,对比是这般的鲜明...
这也导致王政和天军善战之名军中早已传遍。
更有不少人说,几千徐州军便这般难打了,如今又来了一万的援军,这可如何是好?
军卒攻城多日本就多有疲惫,眼见更已滋生出怯敌之情,对孙策而言,这其实都是大不利的。但是越有不利,孙策便越要故示轻松,甚至表现出一副目无余子的骄矜。
要是一见王政欲要突围,他便如临大敌,那岂不是加重了王政的威名,长了敌人的士气么?
示以暇余,对军队的士气反而会有鼓舞,传出去,让三军知道前线作战,敌人突围少将军却混没当回事,依旧好整以暇地在帐中下棋,对士气的稳定就会非常有帮助。
当然了,这一招也不是谁都能用的。
首先孙策自家这两年便是百战百胜,威名显赫,士卒们对他很信赖,不致把他的闭门不出,理解为不知兵事。
其次,即便黄盖和程普不在左右,孙策手下也依旧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勇将,比如韩当,凌操,不用他亲自出面,这些人也自然会把战事处理的很好。
既然孙静方寸大乱,这棋自然不必在下,孙策推开棋盘,只是懒懒地靠在主位,手敲桉几,闭目沉吟起来。
接下来,战报连连,仿佛一片片雪花不断飞入帐内,
「报,黄巾贼有将魏延,率军突入我军前阵百步,连拔两处营垒。幸好有萧将军及时赶到,稍阻其势。」
「哒哒」轻响声中,孙策依旧闭目敲击着桉几,打着带着某种韵律的节拍,仿佛充耳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