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了、顾雍和一些人颇有跃跃欲试之态,只不过后面甘宁将军主动把话题引开,方才作罢,主公可是在为此担心彼辈心中何想?”
王政点了点头,当时顾雍本想发言,却被陆绩拦住了,至于陆绩为何要拽住顾雍,王政倒能猜出一二。
陆绩此人颇有明智,他阻拦顾雍一方面是怕对方说出什么不适宜的话语,毕竟虽然两人的归顺原因不同,陆绩是早在寿春陷落前就已改换门庭,顾雍却是因为形势所迫的无奈之举,但如今却都算是本地江东势力的一派,顾雍若是惹了王政不满,便有迁怒于他的可能。
另一方面,也是陆绩不知道祢衡所说的,到底是王政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既然如此,一动不如一静,他不愿贸然发言,更不愿江东势力所有人贸然发言。
而甘宁把话题转走其实不是因为反对祢衡话里的意头,王政若有雄心壮志,早晚都是要自立的,若无雄心壮志,那又怎能算他甘兴霸认可的明主呢?
关键是此时自立不太合适!
要知道王政刚刚才以“乱臣贼子”的罪名从袁术手中抢的寿春的啊,怎么地,马上自家就要去做“乱臣贼子”不成?
这一点不仅甘宁这般想,当时殿中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这般想法,便是甘宁不说,最后郭嘉和黄忠也总要有一个出面反对的。
只不过甘宁虽是新附之人,却颇有点不拿自家当外人的底气,故而第一次参加这等正式的会议便大大露了次脸。
那么,就王政来说,他是赞同祢衡、抑或赞同甘宁的看法呢?
王政想不想自立,想不想当皇帝?
当然想!
从这一点来说,他并没有逃多天朝大多数农民起义领袖的思维演变定式。
大部分所谓的揭竿而起,一开始真的只是想求一条活路。
但随着麾下的兵马越来越大,随着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之后,人的想法自然就会变了,那所求的就不仅仅只是活着了,还要活的很好,活的自在...
到最后不仅是要自己活得潇洒自在,还要能决定别人能否活得潇洒自在了。
而在王政看来,想要当皇帝,首先要自立,更要尽快的自立!
不然如何在名器上与把持献帝的魏武帝曹操对抗呢?
前世的三国可是充分证明了,拥有大义之下的曹操未来是如何的无往而不利,哪怕遭受赤壁之战这样的空前惨败,都能始终保持自家是最强的一方。
但这个自立既要尽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