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焊接技术。
这就足以说明钛合金的加工、焊接难度有多大了。
不过目前,国内已经掌握了高端的3D钛合金打印技术,能够以3D打印直接塑造出对应的部件,就跳开了焊接的过程。
这是题外话。
金属实验室所做的项目是超抗压钛合金材料研究,他们做研究的目的并不是应用,而是专门去研究,用‘正常成本制造’出的钛合金,如何提升其强度。
国际上,钛合金最高强度能达到1700兆帕,但那是非正常手段制造出来的,也根本无法普及制造。
在常规手段流程去制造的情况下,最后的成品抗压强度能超过1400兆帕,已经是非常高的数据了。
这个项目是属于‘材料科学研究’,而不是‘材料应用研究’,制造出的钛合金,并不是去应用制造产品,而是研究常规手段制造钛合金,什么流程可以提升其强度。
这对于钛合金材料应用研究非常有参考价值。
其他做针对性应用的研究团队,就可以根据其流程参考来提升对应钛合金的强度。
换句话说,制造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这也是马文钧担心其他团队研究有成果的原因。
如果其他团队的研究有成果,肯定会有很多专家,专门去分析制造流程以及各种数据,他们的合金实验室做过同样的项目,即便是中途暂停,实验相关的数据也都已经上报了。
两相对比,就有很大可能会发现问题。
……
实验成功以后,彭辉、史桂芳围着王浩讲了很多,但他还是不太理解金属实验室上下的激动情绪。
因为最终制造出的成品,没有创新,性能也没有质的进步。
科研,不就是要有质的突破吗?不就是要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花费了上千万的经费,取得一点点的小进步,实在很难找到让人激动的点。
王浩带着些许的不理解回去了,或许他不激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到项目中,就只是福至心灵,提了个小建议而已。
在飞机上的时候,王浩就开始清点起收获。
这一趟来西京交通大学,灵感值的收获还是很大的,相对应的任务灵感值提升到了‘79’点,说明对于实验数据已经非常理解了。
这个数值差不多已经达到‘实验数据’理解的顶峰,即便再去研究实验数据,想要有几点的提升都是很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