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量子物理奇点问题和湮灭力之间的关系,就是希望能对于湮灭力在奇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理论研究”,也就是希望利用湮灭力,来描述奇点存在的数学逻辑。
有关湮灭力的数学逻辑描述,穿插一些其他理论的数学逻辑,自然也没什么问题,但穿插的太多就不一样了。
假如底层的描述都引用弦理论的数学逻辑,就等同于是把弦理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修改。
这有什么意义?
用弦理论数学逻辑所描述的湮灭理论,它依旧是弦理论,类似的研究多起来以后,湮灭理论就会成为弦理论的一部分。
这就是学术渗透的可怕性。
王浩可不希望自己研究的湮灭理论成为弦理论的一部分,但他要反驳保罗菲尔—琼斯,就必须在奇点问题上,有一定的成果,其基础就是针对奇点问题,对湮灭理论进行正面的数学描述。
为了达到正面对湮灭理论进行数学描述的目的,王浩开始了认真的研究,他翻着了很多的资料,包括弦理论对相关部份的解析,认真的研究了好几天的时间,最后却发现一无所获。
也不能说是一无所获他只是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对湮灭力存在的正面描述。
然后,王浩找到了保罗菲尔—琼斯,和他讨论了粒
子短期衰变的问题。
这是海伦、陈蒙檬,和保罗菲尔—琼斯争论的一个焦点。
现在王浩找到保罗菲尔—琼斯谈这个问题,有点像是老师给学生出头的意思,两人就针对粒子短期衰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说是讨论,实际上是争论。
保罗菲尔—琼斯在争论中最开始是占据上方的,因为他在理论物理的研究中非常专业,偶尔会说出一些超出王浩知识范畴外的内容。
但是王浩最擅长的就是“讨论”,他能够在讨论中收获大量的正确知识,慢慢的就把局势扳了回来。保罗菲尔—琼斯可不是甘心失败的人,更何况他完全没有落入下风。
于是办公室里就经常传出剧烈的争吵声--
“像是你说的,从衰变的角度做出论述,但没有湮灭力的参与,我的研究依旧可以进行完美的解析。你只是在追求另外一种解析,同样不能证明,而且数学逻辑并没有我的完美,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我认为这种解释是正确的,带入湮灭力作用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你的解释牵扯到更高的维度,甚至是十一维度,根本无法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