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口的皇太极主力尽快打破明军防线突入大明腹地。
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两部被击破,明军派出骑兵跑到了他的后方,消息传来后,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的蒙古骑兵人心惶惶,直接向多尔衮提出要尽快返回部落的要求,多尔衮不得不考虑所带来的这些麻烦。
一旦这些蒙古人走了,多尔衮手上的兵力就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没了这些蒙古人作为先驱,那么接下来和明军的作战中就得拿手下的汉军旗甚至八旗精锐去填了。
汉军旗也就罢了,可八旗精锐是大清的立国之本,更是像多尔衮这样八旗贵族的老底子。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建立的,这种制度和大明的制度完全不同,八旗贵族们的地位高低完全是依靠手中八旗数量来决定的,掌控的牛录越多,他的身份越贵重,地位也越高,而没了牛录,哪怕是像多尔衮这样身份的人也会丧失八旗内部的话语权,从而沦落到边缘的角色位置。
多尔衮很清楚这点,他当然不可能拿自己的老底子去拼了,他承担不了这样的损失和代价。所以这些蒙古人一旦离开,对多尔衮意味着什么多尔衮再明白不过。
不过不放这些蒙古人走也是不行的,老巢被击破,这些蒙古人已是惶惶不安,担心家人安危的蒙古人怎么可能继续留在这里帮着多尔衮打仗呢?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也阻止不了。所以多尔衮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稳妥些的好,他一方面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在东边的皇太极,另一方面开始吧队伍往回缩,暂停了继续进攻大明长城防线的举动,同时密切注视北方的动静,以防明军骑兵从北南下直接偷袭自己。
很快,吴三桂的骑兵出现在插汉河套区域的消息传来,接到这个消息后多尔衮心里松了口气,他判断吴三桂拿下插汉河套后接下来的举动应该就是南下,因为插汉河套以南两百多里就是喜峰口,眼下皇太极的主力就在喜峰口。
既然明军派这么一支骑兵来到草原,从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一直打到插汉河套,那么对方的目的就很明确了,就是为喜峰口的明军解围。
多尔衮熟读《三国演义》,对于这一招并不陌生,无非就是围魏救赵罢了。吴三桂这么干就是想借这个办法吸引皇太极的主力回军,从而解除喜峰口的威胁。
既然如此,多尔衮就放心了,看来对方的目标不是自己,对白马川不会造成威胁。考虑到喀喇沁部和翁牛特部两部骑兵的问题,再加上逃到白马川的台吉弼喇什苦苦哀求,多尔衮为了稳定军心决定调部分兵力回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