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朱瞻基副手的,就是目前刚休养好的郑和。
而他们的麾下,也是名将林立。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一众从朱元璋时期就崭露头角的著名水师将领,或者是永乐朝在西洋有过实战经验的海军将领,全部被召集起来,分配到各个舰队担任总兵官。
所以,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后勤补给,这些根本不用朱瞻基操心。
这个时代的大明国力强盛,没有营造新北平,长城的修建也已经停止,加上郑和舰队四次下西洋,都没有亏钱,反而略有盈利。
所以给这三只舰队提供后勤供应,甚至不需要惊动地方,只是把候显准备出使榜葛刺的粮草装上船就可以了。
海军的出征耗费在这个时代是低于陆军的,因为节省了战马的耗费,也不用民夫运送辎重。
只要供应了士兵的口粮,海军的续航能力还要超过后世的海军,因为船只不用耗油啊!
而在宫中,以孙娴为首的后妃虽然舍不得朱瞻基离去,但是也都默默地替朱瞻基做着出征的准备。
朱高炽看着英勇勃发的儿子,心中满是嫉妒,他也想跟自己的儿子一样,能够率领千军万马,挥斥方遒。
可惜的是,这副身体拖累了他,这辈子他都不可能有机会率军出征了。
“此乃你曾祖在我幼时赐予我的金丝软甲,海上潮湿,皮甲不适,这副软甲在我这里只是明珠暗投,今日我赐予你,望你能不坠我朱氏之威。”
朱瞻基单膝跪拜,双手接下了软甲道:“孩儿谨遵父王之命,为父王扬不世之名。”
朱高炽酝酿了一下情绪,还准备借着这个好不容易的机会再感慨一番,教导自己这个儿子几句。
但是张氏已经迫不及待地上前拉起了朱瞻基道:“秋日渐凉,基儿快起来。你年级尚幼,此番出征,多听听郑总兵他们的意见,不可一意孤行。我不图你名扬四海,只图你平平安安归来。”
这一番话把朱高炽酝酿的情绪一下子就破坏了,什么话都让老婆说了,他似乎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只能叹了口气说道:“起身吧。”
长安坊的杨家,意气风发的杨章德期待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
北征瓦剌之时,他作为朱瞻基的护卫,并没立功的机会。
回返以后,他就知道,今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而没有立功的机会,他想要一步步高升,就只能按部就班,这是不符合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
但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