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继续过去听着,一会儿一起回禀于我,不要封一个人就跑一趟。”
从世袭罔替到逐代递降,这就是朱瞻基的影响。
大明以前的封爵,受周代的影响极大,一般都是世袭罔替。
这样的封赏看似与逐代递降相差不大,实际上影响却是极大。因为这种封爵只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养活了一大帮蛀虫。
逐代递降却不一样,为了重现祖上的荣光,就逼着这些贵族们不得不去奋斗。
朱瞻基在跟朱棣的信里,就详细分析了两种不同封爵的好坏,除非立下不世之功,以后这种世袭罔替的封爵,还是少一点为好。
当然,朱瞻基并不是让朱棣就直接摒弃了这种封赏,而是预备把这种封赏,用在大明以外的区域。
比如纪纲这种在海外帮大明牵制东瀛的家族,就可以封个世袭罔替的伯爵,让他子子孙孙都为大明效力。
还有像张辅这样以前已经封公的大臣,为了淡化他们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应该全部封到大明境外去。
以后大明征略海外,那些蛮夷之地都可以这样处理,想要世袭罔替,就必须要去海外,大明境内,所有贵族都必须接受逐代递降的条件。
在朱瞻基的心里,不仅仅是这些大臣,包括以前朱元璋时代还留下来的二十多个王爷,以后也该都发配到大明以外去开疆拓土。
只不过这个想法有些太惊世骇俗了,朱瞻基现在还没有登上皇位,自然不会急着就暴露这个计划。
那些人享福惯了,让他们离开大明这个花花世界,到海外去受苦,怕比杀了他们还要难。
这个计划还是要慢慢筹谋,不能急。
到了晚些时候,大朝会结束,关于这次的封赏也全部都出来了。
除了柳升封了国公,这次封赏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大军的副帅郑和也因为这次的巨大战绩被封为滇国公。
太监封爵在历史上一共有三次,第一个被封的太监宗爱,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亲近宦官。他跟随皇帝出征,取得大胜,宗爱也因为受到皇帝的喜爱,被封为了秦郡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爵的宦官。
这还没有结束,后来在夺嫡之争中,他帮助拓跋余登基为帝,爵位被提升为冯翊王!但是恃宠而骄,最终被诛杀!
第二个封爵的太监是唐朝时期间谍头子李辅国,曾用名李静忠,为唐朝唐肃宗时期的宦官。他虽然长的奇丑无比,但是精通文字,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