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享受亲王规制,而明仁这个外王本属于郡王,却因为东瀛的特殊地位,被擢升为亲王,是大明属国君王里面地位最高的。
所以这个时候没有外人了,还是晚辈朱见深率先向明仁见礼,明仁受了半礼,又回礼。
明仁很小就知道自己其实是陛下的亲儿子,小时候,他还有些羡慕其他兄弟,因为他们都能无所顾忌地喊父皇,而自己只能喊陛下。
但是,也因为这点,陛下对他自小就多了几分怜爱。而他从小跟其他兄弟一起读书,他们要是欺负了自己,父皇也总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对自己的身份反而更加庆幸。
因为哪怕其他兄弟封王,也没有处政权,但是自己,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王爷,手握大权。
在东瀛,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手遮天。
这些年,他也曾经被权力迷失过。不过他娶了一个好妻子,有妻子的辅助,他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却也没有被权力腐蚀。
他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些年,不仅不遗余力地推行汉文化,一切向大明靠拢。
因为大明的强大,因为他亲政之后大明政策的放宽和倾斜,东瀛的百姓日子开始好过,不用再饿肚子,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东瀛大名和百姓的支持。
他很清楚自己这个侄儿现在面临的困局,祖父太能干,王叔太多,他的年纪轻,威望也不高。
想要得到七十多位王叔的认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所有的兄弟都不希望出现一个能干的继承人,因为继承人越能干,也就代表那些兄弟们可以获得的转圜空间越小。
如果是一个平凡的继承人,制约不了他们,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太孙的东洲之行,绝对不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他不知道朱见深有没有看清楚这一点,反正这些不关他的事,东瀛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可不像东洲一样。
他也不需要巴结还没有登基的朱见深,哪怕朱见深就是登基,也需要先来笼络他,而不需要他去巴结朱见深。
朱见深的心里其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面对这个王叔,他表现的很尊敬。
因为大明和东瀛之间的基本国策不会大变,这个王叔跟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他只需要让这个王叔知道,他的心里很清楚两国之间的分寸就好了。
他不需要太张扬,太表现自己。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