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土生土长的鄯善人、且末人的敌意,使他们认为大隋王朝是前来救他们的故国兄弟,而不是侵略他们的侵略者,只要加深双方的关系、减少人心上的隔阂,就能为日后的统治和治理提供最基本的稳定条件。
而吐谷浑得到的,却是杨集的两个承诺,首先是慕容兆撤入腹地之时,隋军不会发起进攻;其次是杨集承诺帮吐谷浑说情。
前者还好说,能够使吐谷浑几万士兵、十多万老弱妇孺完整的退入腹地。而后者,完全就是鬼扯了,只因现在的对峙,本身就是杨集提出来的军备竞赛,他又怎么可能帮吐谷浑说情?即便是现在答应了,以后也可以说成是朝廷不同意结束对峙,他也没办法。
这道理,慕容邕自然也知道,不过当务之急是把三沙城的军民完整的撤离,之后事、之后再说。而且让他振奋的是,杨集比起之前的强硬,终于愿意对话了。
这个巨大的转变,对于穷困潦倒的吐谷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了。
只是慕容邕不知道的是谈判桌上的得失,往往会比战场上的得失更多;一旦外交人员在谈判桌上中了敌人的“迷魂阵”,连带国家高层也受到误导,并根据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断,最终导致军队也跟着中计、倒霉。
等到慕容邕神清气爽的离开正堂,杨集看着堂下众人,说道:“慕容邕原本不答应,但是今天却是如此之干脆,由此也可见慕容伏允着急了,在信中给了他极大的谈判权限。诸位认为‘离间计’成功了吗?”
杨善会欣然颔首:“大总管用的虽然是十分浅显的离间之法,可结合大隋和吐谷浑的实力差距、两国关系,就会变成无从化解的阳谋。慕容兆虽然有大功于慕容伏允,但是他也由此得以壮大,这些年的过度膨胀在平时或许不算什么,可是以慕容伏允处境现在处境不妙,以他当前的眼光来看,慕容兆的扩张却是野心勃勃的表现,而这个有野心之辈,偏偏又是王族中人,慕容伏允自然不认为他经受得住‘大可汗’之位的诱惑了。”
“就算慕容伏允相信慕容兆忠诚,可别人呢?”阴世师认同杨善会的观点,笑着补充道:“慕容兆不仅仅只是慕容伏允的左膀右臂,还拥有无数人口、牲口、财富,此等冠绝吐谷浑的实力、财力,谁不眼红?我们不指望慕容兆立即受到惩处,现在只需在慕容伏允和臣子们心中洒下一粒种子就够了,等到这粒种子就会茁壮成长,轻则影响到吐谷浑排兵布阵、作战策略,重则造成内战爆发。”
杨集作为离间计的执行者,当然明白这种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