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许许多多贫民。如果他们发动类似黄巾起义的动乱,战火必将卷波斯全境;而内忧外患的波斯王朝,也有可能轰然坍塌。”
“而波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就与我中原王朝友好往来,与我大隋也很亲厚,波斯一旦倒下,那么大秦东进之路畅通无阻、很有可能会东征西突厥、粟特八国、西域诸国,将战火卷至大隋西部。”
“所以,我们不得不防、不得不提前做准备呐!”
说到最后,杨集便把目光看向了杨广。
自杨广登基为帝以来,他便大刀阔斧的改革,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但把一些权力下放给议事堂,而且大幅度的提高御史台编制、御史言官的地位,他不怕你敢说,就怕你找不到毛病、亦或是诬告。就算指出的问题有些尖酸刻薄,让他下不了台。可他依旧在气急后理性的选择接受,就算不接受也不会恶意去找麻烦。
所以杨集觉得现在的杨广就非常合格,尤其是在大方向和改制的方面,古往今来的皇帝都没有几个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
史上的杨广在大业十年之前,为了更好控制天下,营造新都洛阳;为了沟通和加强南北的联系,开凿纵横天下的大运河;为了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运送兵力,开直道、扩官道、广建驿站……
在经济上,虽然后世之人都说他是败家子,可鼎鼎有名的洛口仓、含嘉仓、回洛仓、白马仓、晋阳宫仓城实际都是他修、是他储粮的,与杨坚毫无关系。在内政上,他修《大业律》、办教育、创科举、复汉制、抢救汉家文明……在军事上,他率兵统一南北、出塞北伐突厥、平定如日中天的杨谅、向南打到林邑、向西歼灭吞并吐谷浑、向东征服流求……至于外交方面,也是成就显著,他经略西域、开辟多条新的丝路不说,还遣使远赴波斯、通使南洋、东渡倭国……
一代帝王,只要做了以上的其中一项,就足以名留青史了;可他杨广在大业十年之前竟然全都做了,更加难得的是,天下还没有大乱。要不是他接二连三的远征高句丽,大隋王朝就不会因为国力耗尽、民心尽失而轰然崩塌。所以后世曾有人说,杨广要是急流勇退、只把皇帝这个职业干到大业十年,那么他的功绩就足以盖过99.9%的皇帝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杨广虽然有时也会显得急功近利,但至少没有达到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地步,而且愿意向文武百官解释自己做事的种种深意、听得进良言。
杨集之所以夸大大秦实力和国力、夸大亚历山大,目的是给杨广竖立一个更高的楷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