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其实并不单独盛行于清朝,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多少都有这种思想;而杨广和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前者是尽情给予东/突厥、后者则是将几千年先进文化和技术打包给了吐蕃。杨广生前就惨遭突厥大军困于雁门,差点被抓去了突厥;而李世民生前虽无恙,可是吐蕃通过他的馈赠,学尽了中原王朝一切先进的技艺,然后再用屠刀来回报唐朝,终使唐朝和吐蕃的战争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
不过现在的杨广近墨者黑、学会了杨集的实在,比较注重本国子民和民生,并没有把大隋物资馈赠给异族;即便他每年都给各国国君回礼了,可最后还是包赚不亏。如果某个国君、某个使臣客气的说是仰慕中原文化,那他回赠对方《诗经》、《楚辞》、《汉赋》等艺术书;如果某些外国人说是重视宗教、想学宗教文化,那杨广的礼物则是换成佛、道两家经典,如果他们全国上下都避世修仙去了,那对大隋来说,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在针对性的送书的同时,他还会杂着诸如《仪礼》、《论语》等导人向善的书籍。
但还别说,异族君王偏偏就喜欢《仪礼》、《论语》这类;喜欢的根本原因是帝王心思共通,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君王都以江山和统治为重、都希望国民安分守己,故而这种书籍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并不缺乏的奇珍异宝。至于信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前世因今世果」的佛门思想,无疑更受异族君王青睐。
杨广正是鉴于之前的大赚特赚,而他又知道佛法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削弱异族的尚武之风,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小野妹子学佛法、求佛经的请求。不过他那句「只是不知贵国能够给我大隋什么」骤然说出口,却让小野妹子、鞍作福利乱了阵脚。
小野妹子、鞍作福利奉圣德太子之命东渡大隋,目的是加强与大隋的友好往来,同时试图以平等的地位和隋朝交往,只要倭国「国际地位」因为隋朝得到提升,倭国和倭国王族就能狐假虎威,震慑与苏我氏交好的百济、与倭国为敌的新罗。
但是圣德太子对大隋缺少足够了解,他对隋朝皇帝的认知,仅限于「中原皇帝好大喜功,死要面子」这个层面,认为小野妹子、鞍作福利只要当面说上几句好话,隋朝皇帝就会龙颜大悦、大赏特赏。至于换取「僧人留学」、得到「佛学」、建立好友关系的条件是什么,他压根就没有考虑过。
远渡重洋的小野妹子、鞍作福利在倭国政治权力场中,其实毫无地位,根本就代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