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学贯儒法、学识渊博,深受文景二帝器重和宠信,同时也是景帝的帝师,他为了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于是在景帝乾元三年上《消藩策》,然而此举却激起了吴王刘鼻、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并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乱」。
汉景帝继位不久,无论是个人威望、实力,还是对天下的掌控力,都弱得可怜;在来势汹汹的七王联军面前,他根本就指挥不了多少军队。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在袁盎建议下,以「亡臣子礼,大逆无道」为名、联名弹劾晁错,并且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迫于种种压力,汉景帝批准了这个建议,将晁错「朝服腰斩于市」,他的家族也被抄家灭门。
晁错仅仅只是上奏《消藩策》,就落得如此下场,而杨集所干的得罪人的事,说是多如牛毛亦不为过。「清君侧诛杨集」的事件要是发生,而战事又不利于朝廷,裴淑英十分担心杨广迫于种种压力、将杨集腰斩于市。
「我倒是无妨。关键是你们,只要你们安全,我就没事。」杨集为了使她们安心,又见四下都是亲近的人,便低声向她们透了个底:「对于可能发生的动荡,其实圣人早已做好万全准备了。现在除了留守西京的太子和杨达、留守东/京的杨雄之外,他还向各州刺史下了备战的命令。而我们凉州军更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若是当真有人不识时务、自寻死路,凉州军和陇西、平凉、天水等地驻军便会挥师东进,而扶风太守钱世雄也会打开大震关、安夷关,让大军入关、协助太子和杨达平叛。此外,还有各种准备。」
「有了这些部署,即便真的有动荡,但很快就会平息下来,你们不用替***心。不过这种事、这种部署,只有极少极少的人知道,你们绝不能向外人透露,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女凛然应是,绷紧的心弦也松了下来。
萧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她从丈夫怀中挣了出来,说道:「郎君,阿娘她们还在洛阳呢,得通知她们做好准备才是!」
杨集也考虑到了此事,闻言便点了点头,向柳絮吩咐道:「等到天光破晓,你就给洛阳发去鹰信,让她们入关汇合,与王妃等人一起撤向张掖。」
「喏!」柳絮拱手应命,当她正待
前去准备之时,杨集却又将她叫住。
杨集目光一一看向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