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些话,充其量也就算是开篇点题。
题点出来。
后面的,才是直指核心。
对此*,季秋坦然回答:
“儒家修文气,养浩然正气于吾身,读书养性,乃大道也,而我辈既得大道,当传播大道,广撒于天下,而不必困于一地之所。”
“只有将超凡的种子,将读书的学问,播撒到整个天下,才是济世之良策。”
“比如夫子与门下大贤,走遍这七国九州,便是这个道理。”
这中心处的论述,经过声音加持,扩散到了整个广场内外。
闻得之人,不禁再次鼓掌喝彩了起来:
“彩——!”
此时,作为执掌这次争鸣的孟轲,也是不由点了点头。
开篇至此,已是不错。
只要建立的那门学说不出纰漏。季秋名列稷下诸子,儒家大贤,当无例外!
可未料到,此时荀况问至此般地步,仍然未曾坐下身子,依旧冷不丁的又出声道:
“哦?”
“那根据先生所言,莫非只于一地建立学说,效于一地国政,以此馈赠治下凡民,此并非为济世之策否?”
这话问的,就有些刁钻苛刻的意思,哪怕是诸子之间,也是不由侧目,看向荀况。
哪怕是孟轲,亦是不禁皱了下眉头,觉得荀况轻狂,有些过了界。
但若只是这样刁难,也不失为一种考量。
是以,暂时也没人对此出声。
直到,那场中布衣少年一笑:
“此种方法,应是因地制宜,但思及眼下时代...”
“荀先生所言,也不无道理。”
“布政一方者,上有层层权贵,若无通天伟力,当是一直受制于人,即使偶尔有一策一法得以布施,可所得成效,又岂能惠及天下人?”…。。
!“不过是,蕞尔之才罢了!”
“于天下无益!”
“因此,只惠及一地,又如何能与夫子宣扬儒法大道相比?”
“答案自然显而易见!”
少年朗声,传至四方。
比起方才所言,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讲到了这时,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先生所讲,是否太过武断,诚然夫子开辟儒道乃是大善,但是谋划一国一地之政,又岂能只得一蕞尔评价?”
“敢问先生,如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