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代表人物是皮蓬。
这两种是两个方向。
在众多组织前锋中,第一批持球组织前锋中有一个人叫保罗·普雷西。
保罗·普雷西现在无人知晓,但在80年代中期,他以持球组织前锋在场上亮相,还是给了人们很大震动的,他将持球型组织前锋所带来的的战术体系展示给了所有人,并让所有人清楚,一个持球型组织前锋所带来的的威力是很大的,在普雷西做队内组织者时,雄鹿两次拿到赛区冠军,一次打到东部决赛,成绩很是不错。
82年选秀大会,雄鹿在首轮第20顺位选中了普雷西,普雷西身体素质很不错,能跳能扣,胳膊也长,尺寸也很好,身高达到了196米,在那个时代的外线中也算高的了,正因为这些,雄鹿才将普雷西选中。
来到雄鹿,对普雷西而言算不上好消息,因为雄鹿有几个好后卫,例如马克·约翰逊,蒙克利夫,布里奇曼,这些人的存在让普雷西的机会注定不多,成长空间也较小。
果然,普雷西新秀赛季场均上场19.3分钟,场均只能出手5.9次,这样的岁月,持续了2个赛季。
84-85赛季,日后被称为“疯狂科学家”的唐尼尔森,开始为普雷西的定位想办法了。
他不想让普雷西只做一个替补,他想让普雷西打首发,但那时还没有3后卫战术,普雷西要上场就得转型,当时的助理教练哈里斯给普雷西一个想法,让普雷西去打组织前锋。
思考许久,尼尔森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普雷西打小前锋,并让他大量持球,作为球队进攻梳理者。
这个举动在当时是很大胆了,因为那时小前锋要组织,几乎都是像伯德那样,低位坐住,然后做轴,来引导空切,控制进攻。
尼尔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而普雷西把这个决定变得正确。
从此,普雷西开始在半场或反击中持球,为队友输送炮弹,雄鹿也开始打起来中锋为后卫掩护,普雷西在高位传球,后卫接球跳投的战术。
而且,普雷西传球后,能够更好地给中锋传球,因为普雷西更高,视野更好,站位也更加靠近内线,同时也可以传球后,直接空切,冲击力十足。
在总体层面来说,普雷西担任组织者,让雄鹿的传球点更多,倒球的速度更加快,反击速度也更加快。
普雷西的首发登场,不仅让雄鹿队增加新的战术内容,还增加了新的进攻火力和防守能力,普雷西的进攻能突能投,突起来杀伤力大,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