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被陆余造了一次犯规,开始变得有点束手束脚,教练无奈只能把他换下去让他休息一段时间。
然后太阳队开始让陆余强打内线,这是太阳队一开始输球的战术,但是这个时候却很好用。
没有烂战术,只有不会用战术的教练。
此时的陆余就是场上主教练,看到姚明下去之后,他主动在内线要求,把勇士队的内线搅的翻江倒海。
第一节结束,太阳队反而领先了。
34比26,陆余一节拿到了17分4次助攻,一个人包揽了太阳队几乎一大半的得分。
张卫平说道:“陆余实在是太强了,把姚明和阿里纳斯加一起,都没比的过陆余,如果不是开场陆余收着打,恐怕现在绝对不会是9分的分差了。”
孙一平笑道:“所以姚明还需要多努力啊,不说能追上陆余的高度,只要能更进步一点,就很棒了。”
次节比赛,陆余休息,双方替补教练,这个时候勇士队的阵容深度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没有了陆余的太阳队,只能跟勇士队打的旗鼓相当,没有了面对弱旅时候碾压的局面。
太阳队一般面对弱旅,第二节会用一波快速的跑轰,打的对面找不着北。
这也是太阳队经常能两节打卡下班的原因。
只不过每次碰到强队,太阳第二节就会显得有点艰难,每次都是在第二节末段,陆余上场之后,一波流带走比赛。
有的时候第二节能带走,有的时候就要三节。
不过这次第二节,陆余没有上,正好勇士队也是打快节奏的球队,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德安东尼看看自己的跑轰,和勇士的打法,孰优孰劣,到底有哪些区别,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其实跑轰是一种很不错的战术理念。
不仅可以弥补球员身体素质和攻坚能力一般的情况,只要队员把投篮练好,其他交给组织后卫去安排就行。
并且这种打法收视率和上座率都有保障。
唯一的问题是,到了季后赛,这招就不灵了。
季后赛里,打跑轰的球队没有一支能打进总决赛,想单纯靠跑轰一路赢下去,拿到总冠军,这种可能性太低。
因为跑轰最大的缺陷,就是稳定性不足。
能不能进球,全看球员的手感。
第三节,陆余打打停停,显然德安东尼似乎抓住了什么,开始不断的尝试阵容调整,这一节,太阳队拿到了27分,勇士队拿到了30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