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源于黔首。」吕不韦说道。
「那为什么我秦国打下来一些地方之后,会把当地的黔首全部赶走?」王龁问道。
「一方面为了减少隐患,这些黔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对故国感情深厚,对我秦国意见颇大,将他们赶走,从国内迁人过来,可以迅速将此地融入秦国。另一方面,我秦国实施的是军功制,这个制度需要大量的土地来维持。如果不将这片土地上的人赶走,我秦国没有土地分给立功的将士。」吕不韦说道。
这就是军功制的弊端,不过更应该说是秦法的弊端。
军功制就是毛驴前面的食物,吸引着毛驴往前走,而秦法则是抽在毛驴背上的鞭子,驱赶着毛驴往前走。
如果没有食物在前面诱惑,毛驴被鞭子抽急了,就只能扭头咬人。
为了让毛驴听话,秦国只能不断开疆扩土,获得土地。
当然,秦国还有另一条道路,那就是改变苛刻的秦法,让秦法变得不是那么苛刻,给毛驴们缓一口气。
这片土地上的毛驴是天下最温顺的毛驴,只要有饭吃,饿不死,就不会跳起来咬人。
但这是不可能的。
秦法赋予了秦国最先进的抽血制度,他能够将所有国人的血精准的抽取到国库中,但又不至于让国人饿死,使得秦国在同样时间,能够积累远超六国的财富。
见惯了毛驴每天能拉十盘磨,就绝不会想让它每天只拉九盘。
见惯了毛驴每天只吃一盆糠麸,就绝不会给他换成大豆,也不会给他第二盆糠麸。
秦国想的只会是怎么能让毛驴每天只吃半盆糠麸,并且拉够十一盘磨。
因为范雎的存在,使得吕不韦始终没能获得想要的权利,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秦国,去思考秦国的制度。
秦国看似强大,实则已经够能一眼看到尽头。
如果不加以改变,要么亡在敌国手中,要么亡在自己手中。
不过吕不韦并没有将这些告诉秦王稷。
如果秦王稷年轻二十年,可能还有能力有魄力改变这一切,现在秦王稷只会孤注一掷,将所有的筹码压在一场战争上。
秦王稷的双眼已经被自己幻想出来的胜利遮蔽了。
「既然如此,那赵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土地?」
王龁奇怪的问道。
「赵国和秦国不一样。赵国虽然是军功制,但过去的军功制并不完善,最新的军功制实施才短短数年,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